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后感
把信送給加西亞是一本值得我們閱讀的書,下面小編整理了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后感,歡迎閱讀!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后感一
近一時期以來,公司組織學習羅文精神,并發放了《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書,其目的是要員工提高執行力,在工作之余,我也認真閱讀了這本書,剛看第一章,就被其征服了,我如饑似渴地讀完了全文。老實說,我對執行力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各人也有各人的解釋,通過學習,我比較認同這種解釋:執行力就是公司或上級安排給職員或下屬的任務,自覺、及時并盡量完美的把工作完成,并且很好的向公司或上級匯報工作結果或進度。
《把信交給加西亞》其實就是美國軍人羅文一則送信的故事,故事的的結構很簡單,簡單的幾乎不用一百個字就能描述完,但是羅文所表現出的精神,使這個小故事有者獨特的魅力,那么羅文所表現出的執行力是什么呢?我認為,羅文的執行力就是“忠誠、服從、努力、進取”,其中忠誠是核心,是前提,沒有對國家的忠誠,就沒有軍人般的無條件服從,就不會有不懈的努力和不斷的進取,最終達到目的,顯然,在這里“忠誠”變的異常重要,要提高執行力,就必須解決:“忠誠”問題。
沒有執行力或執行力不強會要怎樣的結果呢?一是沒有及時去辦,拖拉,延誤了戰機,導至任務失敗;二是心里有情緒.帶著情緒去工作,自然做不好;三是完成任務的決心不決定,工作如石沉大海,沒有了消息,不向公司或上級匯報工作結果或進度;四是工作效率低下人家用上30分鐘的事完成,你可能用一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試想,如果沒有一顆對企業的忠誠的心和對工作忠誠的態度怎么能夠解決上述問題呢?
忠誠是一種品德,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忠誠從小的方面講是對一個家庭、一個組織、一個企業的責任,從大的方面講它是我們每一個社會的人對國家民族所應承擔的義務。
忠誠無論作為一種優秀的傳統精神,還是作為現代企業的一種企業精神,它不僅護衛責任,它本身也是一種責任。在一個企業里,企業和員工是一個共生體,企業的成長,要依靠員工的成長來實現;員工的長成,又要依賴企業這個平臺來實現。企業興,員工興;企業衰,員工衰。現在大多數優秀企業在用人標準上都把忠誠作為識人、用人的首要標準,然后才是個人的能力和素質。所有公司無一例外地希望吸納忠誠的職員,并寄希望于招聘來甄選,因為忠誠已經不僅僅是對道德標準的評判,而是一個員工對職業水準的衡量。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愿意使用一個缺乏忠誠的人,只有忠誠的人,才有資格成為優秀團隊中的一員。缺乏忠誠的人才,沒有了發揮才能的舞臺,成就不了事業的同時,也成為“懷才不遇”的主力。我認為,作為一名中層干部,其忠誠往往比智慧更加重要。如果每個中層干部都能做到這一點,在本職崗位上恪盡職守,盡自己最大能力做好每一項工作,這無疑是企業最大的福祉,也是走向自己職業生涯成功彼岸的起點。
可以說,擁有忠誠,你就會擁有了做事的動力,工作效率就會得到更大的提升,企業和個人都會從中受益。因此,無論你在哪個崗位,肩負什么職務,都必須以履行自己的職責為己任,用忠誠書寫成長的經歷,使自己每一天都有新的收獲,不要因為受一點兒委屈,吃一點虧就牢騷滿腹、耿耿于懷。其實在很多時候,吃虧是進步的扶梯,失去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我們只有齊心協力,才能造就一個優秀的團隊,才能推動企業實現健康快速的發展。
忠誠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能力、一種責任、一種精神,我們不論身居任何位置,只要擁有一顆忠誠的心,我們就擁有了一個個人全面發展的舞臺,就可以為實現和諧快速發展這一光輝夢想,做出我們應有的更大的貢獻。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后感二
放假前,在學校的年度總結會上,劉校長鄭重的向全體教職員工推薦了一本書:《把信送給加西亞》。他說他已經三次重讀此書,相信書中淺顯易懂的道理會帶給大家一點震撼。于是,利用年假的空閑,我也靜下心來,細細的來品讀一番。
《把信送給加西亞》是一本享譽全球的商業經典之作,書中講述的是一個年輕的美國陸軍中尉安得魯羅文臨危受命,歷盡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在古巴叢林中找到了加西亞將軍,完成了送信這一神圣使命,為打敗西班牙侵略者立下了卓越功勛的故事。
讀了《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書,我認為這本書至今暢銷不衰,始終被人津津樂道、具有強勁的生命力的答案,就是因為每個時代都在尋找“羅文”,各個國度、各個行業都在推崇和呼喚“羅文”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愛崗敬業、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就是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執著精神,就是順應潮流、開拓創新的時代精神。正如中國古話所說:“君子以厚德載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需要具有這種精神的人,需要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學習、弘揚、踐行這種精神,為教育教學工作作出更大的貢獻。
我認為,世界上到處都有“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從書中了解到,“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并不是那些聲名顯赫之人,也不是那些權高位重之人,而往往是那些在平凡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主動進取、忠誠敬業的員工。工作中怎樣去尋找這些員工,那就要象瓦格納上校一樣去了解、信任、知人善任、培養他們。作為一個合格的領導,既要學會寫信,又要學會送信。對待上級,就要學會羅文的敬業精神、主動創新精神,義無返顧地送好信,始終不渝地忠誠上級;對待下級,就要學會麥金萊總統的豁達大度、信任無憂精神,相信和信任下級;對待單位工作,要學會瓦格納上校的知己知彼、知人善任精神,了解手下人員,忠誠上級領導。
“態度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書中的主人公羅文在接到送信的任務后,不提要求、不講條件,不怕吃苦、不怕犧牲,舍小家、為國家,歷盡千辛萬苦,歷經千難萬險,最終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他前進中的每一步都浸透著汗水、熔鑄著心血。這種奉獻精神,在1XX年前的戰爭時代需要,在和平發展的年代需要,在轉型跨越發展的新時期更是迫切需要。這種奉獻精神軍隊需要,企業需要,政府部門更加需要。作為一名國家公職人員,既然肩負起黨和人民交給的重擔,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心真意為祖國出力,就要像羅文那樣,不怕吃苦受累、不怕困難重重,腳踏實地、拼搏奉獻,以良好的精神狀態,以崇高的價值追求,獻身于科學發展的宏偉大業。具體到我們教師工作,就是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文化素養,傾其所能、無怨無悔、盡心盡力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在教育工作上成為一個甘于奉獻、盡職盡責的人。
羅文接到命令后,沒有選擇逃避和退縮,而是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憑著堅韌不拔的意志、頑強不屈的毅力,置生死于不顧地勇氣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作為教師工作,雖說不是什么要害部門,但關系著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未來的培育,任重而道遠,所以,只要我們選擇了教育,選擇個教師這個稱呼,我們就要在工作中堅持不懈,忠誠于教育事業,用我們飽滿的熱情、永遠的童心來呵護孩子們,用我們的愛心來踐行一個教育人的職責。就像書中所說:“如果你非要辱罵、詛咒和沒完沒了的貶損不可,那么你為什么不辭職哪?當你身處局外時,你可以盡情發泄。但是,我請求你,身在其中時,不要詛咒它。當你貶損它時,你身置其中,那么你也是在貶損自己。”就如我們昌樂二中的師生,從他們的口中,聽不到一個關于二中不好的字,那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所在?忠誠!如果說,生命力使人們前途光明,團體使人們寬容,腳踏實地使人們現實,那么深厚的忠誠感就會使人生正直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