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傳讀后感400
水滸傳是一本很好的書,下面小編整理了讀水滸傳讀后感400,歡迎閱讀!
讀水滸傳讀后感400一
四大名著對我國的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為了可以更好地了解這幾本書,我特地買來了原著,反復研讀很多遍。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滸傳》,讀完了《水滸傳》,我不禁想起了毛澤東主席的一句話:讀不完水滸傳的不是中國人!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著名白話長篇小說。通過生動的藝術描寫,展現了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整個過程,挖掘了“官逼民”的起義根源,揭示了農民革命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必然滅亡的命運。
《水滸傳》在藝術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頗為成功。既能寫出人物復雜的性格,而且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都不相同,同時,人物性格的形成都有環境的依據,隨生活環境的變化而發展。《水滸傳》還有一個特色,它的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很有吸影力,令人欲罷不能總想一口氣讀下去。另外,水滸傳的結構也很有特點,作者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鏈式結構,這是小說環環相扣,頭緒眾多而線索分明。
《水滸傳》中的人物各有特色,我印象最深的是宋江。宋江是《水滸傳》中最主要的人物,他謙虛謹慎,疏財仗義,具有高超的組織管理才能和軍事才能,創造了梁山泊轟轟烈烈的事業。但宋江的性格是矛盾的,忠義是他的本色,報君是他的信念,他把起義作為實現人生理想的政治手段,將招安視為義軍最完滿的歸宿。因為其思想直接關系著梁山的成敗,所以說他是《水滸傳》的靈魂,是主題思想的體現者。
讀完《水滸傳》,我不禁佩服施耐庵,我認為,我們應該像水滸傳中的人物一樣,疾惡如仇,敢于伸張正義。
讀水滸傳讀后感400二
《水滸傳》一書記敘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后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等。讀完全書,卻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祖國,對自己的親人,對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下,仍無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后,對高俅之子的欺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代。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什么是不該做的。
讀了《水滸傳》這本書后,我明白到,我們要像梁山一百零八好漢那樣,做一個忠、義雙全的人。我們應該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用愛學習的具體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心。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圣”。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存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圣”。
讀水滸傳讀后感400三
相信大家都知道水滸傳,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對農民起義者正面、客觀而不失理性的描繪。體現啦我國古代小說家施耐庵高超的寫作水平。我對水滸傳有著很深的感情。里面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個人一是天巧星浪子燕青,二是天立星雙槍將董平。
天立星雙槍將董平,梁山泊第十五條好漢,馬軍五虎將第五名。使一雙長槍,勇猛無敵。宋江攻打東平府,董平感謝宋江不殺之恩,歸順梁山。后在盧俊義攻打獨松關,為救張清,被張韜一刀,剁成兩段。可見董平之義。但是卻有人說董平不算好漢,因為梁山泊好漢都輕色,而董平卻累累向程萬里之女求婚,但是我要說不,在累累不同意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求婚這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和毅力,況且,董平這人是很很驕傲的,讓他放下面子去追一個女人,實屬不易。不過,董平這人腦袋簡單,在第115回,他和張清的戰術實在令人費解,天底下最差的步戰組合,可能再也沒有比單槍董平加無石張清更糟糕的了。直接導致啦董平與張清命喪黃泉。
天巧星浪子燕青,梁山排位三十六。原是盧俊義部下一個家奴,善使川弩,有百步穿楊之功,和花榮的弩有的一拼。我個人認為,梁山是一個獨立組織,少不了要和外界打交道,打交道的形式除了作戰,還有非作戰的方式。梁山屢次對外交際活動中,差不多都是柴進、戴宗、燕青這幾人去完成任務,并且成績相當不錯。而在柴進、戴宗、燕青這三人外交部中,柴進、戴宗倆人特長比較單一,所以燕青起啦必不可少的作用,再宋江去東京以前,他的外交才華是沒有顯露的,他去東京只是為拉看住李逵,但是從東京回來,燕青和戴宗出色且滴水不漏的完成啦招安任務。那時,梁山招安已水到渠成。可見燕青之聰明靈巧,不愧他的星名為天巧星。
讀了這本書我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貪腐的一面。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本書。我也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