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以上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一個人在雙目失明,且下肢癱瘓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寫作,這在別人看來這一定很荒謬,但保爾做到了,因為矢志不渝。
書中的主人公保爾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他十二歲就當起了童工,不久后戰爭爆發了,他參與了戰爭,曾多次在戰爭中受傷,脊背甚至被炸出了一個坑,但他依然沒有放棄,后因重病退出了戰爭,但他依然矢志不渝,開始用文學武器戰斗……
最令我難忘的是保爾隨重病纏身卻依然投入戰爭的那一章節,他為了能夠在戰場上奔馳,為了自己所愛的,和愛自己的大家而戰斗,他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但他全然不顧,只要病情一有了好轉,保爾就立刻奔向了戰場,直到保爾體內的炎癥讓保爾的下肢癱瘓了,他才不再瘋狂地投向戰場,我被這種鋼鐵般的意志深深地震撼了, 這種鋼鐵般的意志到底有多么強大的力量,才能夠讓這個少年瘦弱的身體抵擋住病魔的肆虐,并且依然能夠在戰場上奔馳呢?這個少年究竟為什么會有這如此強大的意志力呢?就因為他的志向,他對完成這個志向的渴望,給了他無與倫比的意志力。
而我們的現實中像保爾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有時遇到了一點小挫折就一蹶不振,從此不再嘗試,甚至還有人因為生活不順利,就想不開,動起了自殺的念頭,可沒有人的一生都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為什么只有你覺得上天對你不公平呢,吧痛苦留給自己的親人,你實在是太自私了。
讓我們從小就立下遠大的志向,做個像保爾一樣堅強的人。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這天,媽媽給我買回來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拿到書后便如饑似渴地看了起來,熬了不知幾個夜晚,終于閱讀完了,之后,我想了許多,許多......
本書的作者,前蘇聯的尼.奧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為原型,塑造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這個人物。保爾.柯察金是一名共青團員,在祖國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頭、人民陷于水深火熱中時,他毅然參加了紅軍。在經歷戰爭和炮火的洗禮后,成為一名出色的紅軍戰士。
在一次激戰中,保爾頭部受了重傷。但他以驚人的頑強毅力戰勝了死亡。但此時,病魔卻找上了他 ,他幾乎完全癱瘓,后來又雙目失明 ,可是病床上的保爾在短暫的痛苦掙扎之后,又重新振作起來。他想:我不能在病床上虛度一生,一定要有所作為。
看到這里,我不禁想:連一個殘疾人都有如同鋼鐵般堅韌不拔的毅力,難道我們這些正常人都做不到嗎?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別說人了,就連一棵不起眼的無名小草也有著百折不撓的毅力,一陣暴風雨過后,小小野草被壓彎了腰,但它仍是擦干眼淚,挺直腰桿,迎接下一次的挑戰。我們難道連一棵小草都不如嗎?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學習當中遇到了一點挫折都承受不了,那你還有什么能力去面對更大的挫折,甚至是完全的失敗呢?人生道路坎坎坷坷,不可能一帆風順。
例如世界聞名的音樂家貝多芬,探究鐳的居里夫人,被稱為“炸藥大王”的諾貝爾,家喻戶曉的卓別林等也都遇到過許許多多的坎坷,但最終他們都克服了困難,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一代偉人。
人總是在挫折中成長的,如果一個人承受不起任何挫折,你只會失敗,如果一個人面對困難不退縮的話,那你就是成功的主宰者......
更多《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范文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