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中國讀后感
看了一張XX年1月18日齊魯晚報 a15版的《贏在中國》,想了很多,終于動筆寫出了我對這個活動的感悟。
中國的老人都知道一句話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這句話從前我的理解是片面的,我只知道是一句類是于“不服你來來”的激將專用語。
現在不同了,我對這句話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開篇語是說“勵志照亮人生,創業改變人生”說得很好。以前有志青年都說自己沒有機遇,沒有錢,現在都不要了,也不重要了,要的是你的真才實學,聰明實干和你后天奠定的知識基礎,只要你有能力,不用送禮,ceo是你的,不用掏一分錢,35%的企業股份是你的,他只是要你的才干和能力。
希望看到貼子的博友們,人人能夠超過周宇,個個得到全國總冠軍,你們拿了總冠軍,我就有飯吃,嘿嘿…因為你我是網易博友。
贏在中國,教會了我許多的東西!我很羨慕那些創業者--像陳偉,李書文,李海鏞等等。從他們身上我真正看到了屬于創業者的那份激情,那份矜持,那份睿智。評委,我就不用多說了,他們都是“創業博士”。在評委里讓我印象最深的--馬云,而讓我最受啟發的--史玉柱!馬云,是一位企業家,更是一位企業教育家;史玉柱,是一位企業家,還是一位企業創造家。在路上,創業者們正在行走著,我是一個向往創業的“80男生”。當然我也在路上,我會一直為我和我的同路人鼓掌!
因為,那份激情!
無論是生意人,商人,還是企業家,都在創業。什么叫創業?我的理解就是創造業績。創造不同的業績就定義了不同的創業領域,所以就有了生意人,商人和企業家。綻放的花朵,人們只驚羨它美麗的花瓣,卻忽略了它被淚水浸泡的根須。所以說創業難,難于上青天!因此創業者是寂寞的,但寂寞不等于空虛。馬云不是說過嗎---短暫的激情是不值錢的,只有長久的激情才是賺錢的!我認為激情更多的是體現一種魄力,在這方面,參賽選手李書文體現的淋漓盡致。有俠氣,有匪氣,有義氣——這就是李書文。一路走來,從李書文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叫魄力的激情。且不說他的參賽項目,但此人給我的感覺他的項目很有魄力,有發展前途!車跑的快那是汽油的功勞;人走的高那是激情在燃燒!
因為,那份矜持!
矜持,就是穩重的堅持。做到矜持,首先得沉住氣,壓的住氣勢——這就做到了“矜”。所謂堅持就是死撐,撐的住你就是贏家。創業的今天會很殘酷,明天會很殘酷,后天會很美好,但大部分人會死在明天晚上。你看堅持多重要,這就做到了“持”。我只是說,其實作為這篇文章的作者,寫的出來,也不一定做的多好,還是實踐得真理。男人的胸懷是委屈 撐大的,男人的膽略是實踐壯大的嘛!曾經看過〈王子變青蛙〉,里面的男主角單軍昊,挺有風度。單總就很矜持,當然這是由明道扮演的,但和現實也相差無幾。崇拜的心情就不溢言表了。以前聽別人說“堅持自己,超越別人的眼睛”,今天我要說“矜持自己,超越別人的氣勢”。
因為,那份睿智!
“ 社會是一所最好的大學,書讀的不多沒關系,就怕不在社會上讀書。”這是馬云的箴言。我爸也曾經對我說過“社會是一本活書,有字的書讀不懂沒關系,但社會這本活書一定要讀懂。”雖然我的學歷不高,但我下學還一直在學習,不敢松懈。聰明是智慧者的天敵,傻瓜用嘴講話,聰明的人用腦袋講話,智慧的人用心講話。所以永遠記住,不要把自己當成最聰明的,最聰明的人相信總有別人比自己更聰明。所以創業不能聰明,只能睿智。
今天談了這么多,只是對與〈贏在中國〉的感悟,創業對我來說還很不現實。我現在不適合創業。有些東西還沒想清楚,有些事還得學著去做!可創業一直是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