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周恩來讀后感
周恩來的一生是光輝燦爛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一生,是為祖國的強大和人民的幸福終身奮斗的一生。他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杰出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他是人民真正的公仆,他為了祖國和人民的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在敬愛的周總理誕辰1XX年之際,我嘗試編寫了這本《少年周恩來》一書。我從周總理傳奇的一生中擷取了從他出生開始一直到東渡日本求學這一段人生經(jīng)歷,書中盡量用講故事的手法來敘述他坎坷、傳奇、豐富的早年生活。全書選材精當、描寫生動、故事精彩,富有啟迪性,具有教育意義和思想價值,非常適合少年兒童的閱讀。
本書將帶領(lǐng)少年兒童一起去追尋周恩來成長的歷史足跡,感受他成長中的喜怒哀樂。廣大少年兒童可以在本書精彩的故事中去學習偉人的獨立、自強、勤奮等優(yōu)秀品質(zhì),去體味偉人悲天憫人的博大胸懷,去感受偉人獨特的人格魅力。周恩來生于亂世之中,當時的中國內(nèi)外交困,國內(nèi)朝廷腐敗無能,國外列強對中國虎視眈眈,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生于這樣的年代,周恩來從小對百姓生活的困苦、社會現(xiàn)實的殘酷感受很深,因此,他獨立自強、勤奮好學,少年時就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大志向。現(xiàn)今社會的少年兒童出生于太平盛世,他們追逐各種明星,但可能對領(lǐng)袖人物了解甚少,因此,我覺得有必要讓少年兒童通過閱讀偉人少年時代的故事,去更全面、更深刻地接觸偉人、了解歷史、認識社會,從閱讀中少年兒童可以學習偉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樹立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感情。
我的腦海里想起了一篇文章——《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里面說:周恩來在沈陽讀書的時候,只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他學習非常勤奮、刻苦,常常和老師同學一起討論自己在閱讀書報時思考的問題。當時他們討論得最多的是怎樣救國和宣傳救亡的問題。
周恩來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認真完成課外作業(yè),尊敬老師,團結(jié)同學,有禮貌,守紀律。他特別注意課外閱讀,來彌補課堂上學習的不足。他所讀的書報,范圍也比較廣泛,除了社會科學的書籍外,自然科學和軍事科學的書籍也是他喜愛的讀物。他還能把幾本書的內(nèi)容對照起來閱讀,加以比較,探求最科學的內(nèi)容和答案。
有一天,東關(guān)模范高等學堂的魏校長把同學們召集起來,問大家:“讀書為了什么?” 有的同學說:“為了給自己將來找條出路。” 有的同學說:“為了能發(fā)財致富。” 還有個同學說:“為了幫助父母記帳。”原來他的父親是個商人。 魏校長問周恩來:“你呢,為什么讀書?” 周恩來站起來,大聲地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說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興盛,像巨人一樣挺立在世界而讀書學習。
老師和同學們都敬佩地望著他。
周恩來就是這么一位聰明絕頂、勤奮好學、獨立自強的人!他是我們青少年學習的楷模,崇拜的偶像!
周恩來總理是人盡皆知的、連小朋友都知道的偉人,可周總理小時候的故事大家和我一樣都不知道吧,所以,我讀了《少年周恩來》這本書,讓我現(xiàn)在就講給你們聽吧!
“周恩來,出生在1898年3月5日,當時的中國還在無能的清朝王的統(tǒng)治之下。就在周恩來出生的第2天,他的外祖父去世了,周恩來從小就很聰明,格外突出,6歲時在淮陰縣上了小學,并且十分熱愛讀書,堅持每天自己步行上學。周恩來很特別,有3個母親,分別是生母、養(yǎng)母、乳母,在周恩來剛滿10歲的時候,他的生母和養(yǎng)母不幸病逝了,所以,他就必須擔當起這個家。周恩來十分喜歡了解時事,這是他的作文寫得很好。在周恩來10歲的時候,他說出了一句驚人的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有個好朋友,家住魏家樓子,周恩來常去玩,魏家樓子旁的煙龍山上,日、俄兩軍曾經(jīng)交過戰(zhàn),周恩來也去過。周恩來15歲時上了南開中學,在學校里是‘敬業(yè)樂群’社團中的成員,他主編了會刊《敬業(yè)》和校刊《校風》,畢業(yè)后,周恩來去了日本東京留學,不幸的是,在東京時,他的三叔去世了。最后,周恩來回國做了總理。”
我要向周恩來學習愛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