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讀后感
今年國慶節,我去了南京旅游,去了總統府、中山陵、南京博物、夫子廟……但最難忘的還是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全名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原名江東門紀念館,它位于南京市建郝區水西門大街,因選址于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及遇難者叢葬地,而得名,現為全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XX年5月,國務院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還是世界上參觀人數僅次于北京博物館,海外人士近300人次參觀。
說了這么多,我和大家談我自己的感覺吧,離開館還有半小時,門外便排起了長隊,雖然今天不是國家公祭日,但今天是十月十日,國慶,正當國家歡慶時我們卻來看望這些遇難者。想必這些遇難者也十分開心吧。走進紀念館,是一連串的雕塑,最大的一個叫作《家破人亡》,雕刻了一名婦女,手中抱著一個孩子,非常絕望的吶喊。讓人可憐起她來。此還外有10座雕塑像,從各種層次來描寫了南京大屠殺的殘酷和日本帝國主義的無人性。繞開雕像是兩個三角形,一個大一個小的,小的只有一面,大的有兩面,大的正面是一個沒有頭的巨型骷髏,他蜷縮著,令人不寒而栗。背面是一行字:“我以無以言狀的悲愴追憶那血腥的風雨,我以顫抖的手扶摩那三十萬亡靈的靈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這苦難民話的傷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覺醒—--精神的崛起!!!”旁邊的小三角形上的痕跡,最大的是和平大鐘,每當12 月13日時,鐘聲便會充滿半個南京市。回頭看是一個十字架,上面寫著1937.12.13-1938.1.1,旁邊是紀念墻,寫了非常多語言的遇難者30萬的字樣。
我們進入館后,被日本鬼子犯下的種種罪行驚呆了,殺人、搶奪、轟炸、放火,進行了令世界震驚的一場大屠殺。時間長達28天。從南京保衛戰失守后,大屠殺拉開了序幕,每天都有超過一萬人死去,活著的人比死的人更痛苦,槍殺、砍殺、燒殺、淹死等,我認為日本軍官與軍人,公然違反了戰爭法則,因為日本占領南京后,大多數死難者是一部分已經被投降的軍隊,另外則是手無寸鐵連槍都不會拿,一丁點反抗能力都沒有的市民和農民,更令人詫異的是,日本竟對外公開毫不掩飾,但對日本本土居民卻公開這樣的圖片:日本軍民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給他們很多食物,還給他們治病。我想大屠殺死人也會從墳墓里爬出來氣死。中國法則提出過,不殺降將、不斬來使。但日本這樣的入侵算什么?我們再來看看遇難者名單地,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仿佛還在跳動,但下一秒不會了。
請銘記歷史,記住他們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