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靈的甘露初中議論文
篇一:
徜徉于文字的浩瀚海洋,領略詩詞的翩翩風采,我心不禁為之一動。古詩詞美如甘露,滋潤了貧瘠的心土,點石成金般培育著成長的種子。
甘露如晴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是涓涓之流;“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是變幻之云;“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的是別致之調。天晴之際,瞧,“一日看見長安花”;聽,“羌管悠悠霜滿地”;思,“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詩詞里的晴天,裝點我內心的云彩,詩詞里的和風細雨,潤澤我心靈的幼芽。透過這些文字,我仿佛看到一個花季和一場細雨的交融,變換著生命的色彩。金玉良言告訴我,無論晴雨,笑對云天。一路前行,看遍各色風景,陽光燦爛也好,瓢潑大雨也欣然受之。
甘露如四季。“春來江水綠如藍”,娟好的春,嵌著楚楚動人的倒影;“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灼熱的夏,總離不了農夫辛勤的身影;“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雖蕭瑟,然也有“我言秋日勝春朝”;“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銀裝素裹的冬,凝結著唯美的氣息。浸潤在字字珠璣的詩詞當中,我看到一個不同于紅塵里的世界,聽到靈動的五線譜上唱著一首季節的贊歌。它們于字里行間教會我,年年月月盡有美景,時光流轉妙筆生花。
甘露是氣概,是力量,亦是滿腔的熱血。李白告知于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辛棄疾抱負壯大,“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譚嗣同教會我豪情壯志,“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一字一句擲地有聲,把我無形的靈魂塑造成堅毅的模樣,把我人格的幼苗栽培成正直的參天大樹。甘露是情懷,是思緒,亦是纏綿如絲的兒女情長。李清照言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肝腸寸斷;溫庭筠念道,“腸斷白蘋洲”,思念流落天涯何方;魚玄機一語成讖,“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詩詞家的鬼斧神工鐫刻著細膩的心思,印記之深,入人心,字句之釀,成不朽。流連于其間,我心蕩漾,贊不絕口。
美到無可退路,美到勾魂攝魄。這種震撼人心的感動,只有古詩詞如此精雕細琢,無可挑剔的文字才配有。我亦飄零久,在這滴甘露之中。
此后的生活中,我習慣于在不順心時向它傾訴,它間接性地讓我明白,沒有什么不能直面的事,更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旅游回來后,我一直關注著這片大草原的消息,新聞上說它被一片工地所代替,但我并未有過悲傷。因為我的心靈感受到那片青草地從未消失的力量,足以容下一切的胸懷。當我遇到煩惱時,我將坦然相對,因為我已經知道,沒有什么是心所容不下的了——只要心中有一片遼闊的綠。
我找不回那片青草地,卻能保持被它滋養過的心田。那片青草地是我心靈的甘露,曾經是,將來亦是。
篇二:
那是一片多么遼闊的青草地啊!那可是澆灌我心靈的甘泉。
在科爾沁大草原旅游時,眼前掠過太過尋常的風景,令我疲憊的心愈加麻木。車子緩緩駛向未知的前方,直到那奪目的綠剎那間映入我的眼簾——沒有雜質的綠色。有那么一秒鐘我愣了一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當我真放眼望去那片綠時,我已經站在了它面前。
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是有多久沒有凝望這樣的風景了?竟讓我的心起伏不定心潮澎拜,熱血沸騰!草生長得又長又密,幾乎沒有空隙,滿眼的綠色隨微風而動,陽光下顯得鮮艷無比而生機勃勃。正是如此,才給了我油畫般的感覺,仿佛那綠色已不是植物,而是一個人在你面前像你傳達美的訊息。
我站在那里一動不動,怕驚擾了這片寧靜的綠。但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已經不是單純地在欣賞它,更從它身上獲得了什么。我感到我的心在顫抖,變得像這片綠一般開闊而足以容納世間萬物;我似乎聆聽到它的言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突然感到這世上已沒有什么事能夠困擾我了,因為那片綠色,它如我心靈的甘露,敞開我狹窄的胸懷,滋潤我干渴的心田。
這碧波萬頃的綠,恍惚間化作了一場綿綿的春雨,滋潤著我這棵剛出土的新苗。這溫柔可心的綠,幻覺中化作了一條小河,直接淌進了一片龜裂的土地,彌合了我心靈的傷口,迅速生出了一片新生的小草。這體貼入微的綠,夢幻間化作靈魂的圣水,關照著我的身心,讓疲憊和不快煙消云散,把我帶到了陽光地帶。
這大片的綠,你是心靈的魔術師嗎?滋潤了我的每一個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