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做好事日記大全
有時候社會壞到了這一地步:做了件好事竟會是自己害羞,讓別人感到意外。這時,行善真是需要巨大的勇氣,這是何懷宏先生說的話,看看下面的學雷鋒做好事日記吧!
學雷鋒做好事日記【1】
我沒有見過雷鋒,但是他的事跡早已在我心中。媽媽經常給我講雷鋒叔叔的故事:雷鋒叔叔幫一位大嫂買火車票;幫一位老奶奶找兒子;把自己省吃儉用的津貼寄給災區;幫同班的戰士洗衣服.......總之,他的事跡讓我感動。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助人為樂的好品質從小就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有一次我在公共汽車上遇見了一位孕婦,因為車上很擠,又沒有座位,售票員只好大聲喊:“哪位給這位大嫂讓個位?”可喊了半天沒有一個人愿意讓坐的。就在這時我想起了雷鋒叔叔那種為人民服務的好品質,我連忙站起來說:“阿姨,你坐這里吧。”阿姨說:“謝謝小朋友!”“沒關系,這都是我們少先隊員應該做的。”我看到車上的人都像我投來贊許的目光,我不好意思底下了頭,但是我心里比吃了蜜還要甜。
在家里我也經常幫助媽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學校里我也積極參加一些大掃除。我認為雷鋒精神我們不能丟,還要發揚下去。
學雷鋒做好事日記【2】
我的小伙伴楊波,是個性情開朗、心地善良的女孩。她和我既是同班同學,又是一個樓里的鄰居。
暑假里的一天我倆約好一起去游泳,說好一點鐘她來我家,可我等到一點半還不見她的蹤影,暗自生氣。忽然聽見敲門聲,大開門,楊波滿頭大汗,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對不起,我來晚了。”我疑惑不解,她平時不違約啊。“我去買東西,正好趕上一個外地人問路,我怕他找不著那個胡同,就帶他去了。”我余怒已消,拉著楊波向游泳池走去。
天氣很熱,陽光燦爛,人流如織。走著走著,楊波發現馬路邊有一封信,急忙走過去,彎腰拾起來,信封上寫著“天橋山洞口一號,陳航收。”我催促她:“快點吧,別管閑事。”誰知她自言自語地說:“一定是郵遞員叔叔不小心掉下的,萬一這封信里有急事怎么辦?不行,要把信送到這家去。”我搖了搖頭,不放心,也跟著楊波跳上了公共汽車。我倆問了許多人,甚至到派出所打聽地址具體所在,警察叔叔很驚訝,擔心我倆找不到地址,用警車護送我倆,終于找到了陳航叔叔。他得知我倆助人為樂的舉動,激動的嘴唇顫抖,不知說什么才好,熱情的讓我倆進屋作客,問學校和姓名。楊波客氣地說:“再見,陳叔叔,這是紅領巾應該做的。”
游泳沒游成,我不后悔,在楊波的身上,我發現了比游泳更重要的東西。
學雷鋒做好事日記【3】
3月5日是雷鋒紀念日,我們學校舉一反三更進一步,干脆把3月定為雷鋒紀念月。老師說,我們新一代青少年要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所以我們是否也應該為學校做點好事?就這樣他們終于找到了一個可以讓我們免費為學校干活的理由。
現在三月份馬上就要過去,我知道隨著三月份的過去學雷鋒的熱潮也即將過去。于是雷鋒就成了動物園的大熊貓,一年只在規定的時間內出現。
關于學雷鋒做好事我讀小學的時候總有那么幾個樣板戲,具體表現在作文課上。尤其是在以《記一件最難忘的事》為題寫一篇不少于X字的作文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到這個時候扶老奶奶過馬路的人就特別多,給老奶奶讓座的人也特別多。而且到最后都不忘低頭看看胸前的紅領巾,并且比剛才更紅了,在一定范圍內還紅的耀眼。現在想起來我當年也是寫這些東西長大的,當時都是二三年級的小孩,你和老奶奶還指不定誰扶誰過馬路呢!
但是當時我們別無選擇,幾乎所有的作文書上都是這么寫的,教科書上也是這么寫的,語文老師也是這么教的,更無奈的是你一定要這么寫,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考試的時候得一個比較好的分數。
雖然那樣寫很假,很做作,但是至少體現了當時那個時代的氛圍。雖然我們沒有機會做這些雷鋒式的好事,但是我們知道這樣做是對的,是應該的。
但是現在大家都說這個社會麻木了,冷漠了,學雷鋒做好事不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相反卻成了倒霉的象征,被人恥笑的談資,甚至是替罪羊都有可能。新聞上報道的因為做好事而坐牢的,還有生活中做好事卻遭人懷疑你圖謀不軌的……像這樣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越來越多。反而麻木、自私、冷漠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我覺得這樣的社會真的是一種悲哀。
新聞上的暫且不說,我平時碰到的也有一些這樣的例子。
由于我平時上學都是擠公交車,如果有老年人上車的話,我當然也會免不了給他們讓座,這些都沒有問題。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不是我給老人讓座,而是別人給老人讓座的那一次。
我記得那是放假,很多人擠在一個車里,這個時候又上來一位老人,一個老奶奶。坐在前排的一個同學起身給她讓座,老奶奶自然很高興。但是意想不到的是在他后面的那些同學,一個個的都瞅準了機會起哄,說什么“英雄救美”,然后大家哈哈大笑。惹的那位老人不高興,罵他們沒有教養。旁邊的人也覺得十分的尷尬。
我覺得說他們沒有教養已經是很文明了,我相信在場的乘客以及那位老人以及做了好事還要被人取笑的同學,都恨不得沖上前去給他們兩個大耳刮子。
有些人就是這么壞(或者缺心眼),自己做不到或不想做的事情,別人做了,這時候他的本事也膨脹起來了,對別人說三道四,搬弄是非,冷嘲熱諷心理素質差的保證不會再做第二次好事。
有時候我也一樣,我給老人讓座的時候,從來沒有感覺到一種自豪感,反倒都是悄悄的退到后面站著。也從來沒有像作文里寫的那樣“大家都向我投來了贊許的目光”,只有對方的疑惑不解的眼神。
因為我真的怕人群中突然冒出個類似于“英雄救美”的這樣的風涼話,更害怕下車的時候碰上老熟人對我說:“行啊,你小子,剛才演的挺像嘛!”
有時候社會壞到了這一地步:做了件好事竟會是自己害羞,讓別人感到意外。這時,行善真是需要巨大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