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幸福中國》讀后感作文(10篇)
《建設幸福中國》讀后感作文(1)
我讀了《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之后深有感觸。余心言對幸福渴望總結了三種:一是以前和現在相比,必須讓人們感到衣食無憂;二是必須有豐富的資源,才能讓中國十三億人民共同奮斗;三是為建設幸福中國做出點貢獻,今天可以做些什么,將來可以做些什么。共產黨的宗旨及社會主義的要求就是為民謀取幸福。毛主席提出“為人民服務”,鄧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提出“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簡單的一句話,都是為了給廣大人民謀取幸福。
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寄款人只寫了一個“劉”字》,主人公叫張磊,張磊的爸爸因為車禍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媽媽又患了癌癥,家庭生活非常困難。媽媽讓小張磊不要再去上學了,因為他們付不起學費,但張磊去向老師退學的時候老師說:“學費已經讓一個姓劉的交警叔叔交了。”從那以后那位姓劉的交警年年都為小張磊交學費,小張磊漸漸長大了,去警察局找那位姓劉的交警叔叔,最后終于找到了,他對那位交警叔叔激動的說:“劉叔叔我可找到你了,謝謝你給我交了好幾年的學費,我一定好好報答您......”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社會上的好人有很多,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現在,教室里有電視、電風扇,甚至有的還裝有電腦......以前一個教室擠著好幾個班的學生,而現在一個教室只能容得下一個班;以前買一張課桌都很難,而現在幾乎都用的是新課桌;以前校園的宿舍就修在破院子里,現在呢,一棟宿舍樓就非常的大......從這些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的種種事物可以看出現在的時代正在一步步飛速的前進,可是,為什么有這么美好的學習環境我們還是不懂得好好珍惜它呢?所以,趁現在還來得及我們要珍惜今天眼前的一切,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對人民、對國家有用的人。
《建設幸福中國》讀后感作文(2)
讀了《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以后,我覺得我們應該好好學習,要做個有愛心的人,因為山東萊陽的102名失學兒童,還是在交警的資助下,全部重返了校園,所以,我們更要有愛心!讓沒有錢上大學的大哥哥、大姐姐們,重新回到校園;讓一些經常飽一頓餓一頓的人都能吃飽睡好。
在這本書中,有四個故事我最感興趣。第一個:不再打著火把去上學。陜西秦巴山區女孩張華英,五點鐘就起了床,洗漱后,吃了一碗豬油炒米飯,便匆匆背上書包,舉起火把,要趕十公里的路才能去上學,她多么希望不再打著火把上學啊!終于人們知道后,都參加了“捐贈手電”的活動,不再打著火把去上學了。
第二是:七十多歲的余老伯,無兒無女。一天,心脹病復發,他連忙給“愛心110”打了電話,被連夜送進了醫院,經過救治的余老伯,很快就康復出院,生活安康。
第三是:《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動畫片非常搞笑,特別是灰太狼,不但捉不到羊,回家還要被老婆打,哈哈,喜羊羊還經常和他作對,起初灰太狼還想:只要過了那鐵門就能捉到羊。可他沒想到,鐵門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過去的,喜羊羊在上面通了電,一碰,就會被炸飛,而他的兒子——小灰灰總認為,那是爸爸在飛呢!
第四是:寄款人只寫了一個“劉”字。有個叫張磊的男孩,他要打聽一個姓“劉”的人,原來,當這個男孩家里窮得上不起學時,要去退學,可老師說你上學用的錢我已經收過了,是一位姓劉的叔叔送來的。快到六一兒童節了,小張磊有收到了一張四百元錢的匯款單。一看,又是一位姓劉的人寄來的。
幾經打聽,終于找到了這個人,他叫劉宗先,是一名老交警。小張磊對劉伯伯激動地說:“劉伯伯,可找到您了,謝謝您給我交了好幾年的學費。我長大后,一定報答您......”
看了這些故事,我覺得:只有用愛心去幫助別人,才能使自己快樂、幸福。就像劉伯伯一樣,去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才能建設幸福中國!
《建設幸福中國》讀后感作文(3)
開學以來,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從“實現免費義務教育”、“共享發展成果”、“提高基本醫療保障”、“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困難家庭住上新房”、“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這幾方面來寫了“幸福中國”,讀了這本書,我感慨萬分,受益匪淺。
幸福是什么?
有人說,幸福是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有人說,幸福是一生平安;有人說,幸福是衣食無憂;有人說,幸福是一輩子健康;也有人說,幸福是每一天都快樂……
抬起頭來望望窗外,你就知道什么是幸福了。矮小的土房、泥濘不堪的道路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轉而替之的是一排排鱗次櫛比的兩層小洋樓,平坦寬闊的水泥路或柏油馬路,到處馳娉著形形色色的小轎車,這就是一種幸福。
其實,幸福很簡單,不需要舉一大堆數字來說明,只需要做好自己該做且不辜負所做的事情,那么,你就幸福了,只有你幸福了,國家才可以幸福,因為只有一小片一小片土地,一個一個人,才可以匯成一個國家啊。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全世界億萬前人共同奮斗的結果。每個人的能力有大有小,雖然我們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學生,但只要我們朝著一個目標努力,我們的貢獻就能匯聚成巨大的力量,就可以創造幸福的未來。
我們要勤奮學習、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打好知識基礎,時刻準備著,為祖國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回顧過去,我們創造了不平凡的成績;展望未來,我們對祖國美好的明天充滿信心!祖國的明天屬于我們新的一代,幸福中國正等待著我們去建設,讓我們為偉大祖國、偉大民族更美好的未來奮斗、奮斗、再奮斗!
《建設幸福中國》讀后感作文(4)
俗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一本好書,就是一個良師益友。在上學期里,我有幸讀了一本特別的書,《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不僅令我印象深刻,而且受益匪淺,讓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幸福。
幸福,往往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努力過、勞動過的人,才有資格享受。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做呢?作為一個中國人,建設好祖國的山山水水是每一個人的夢想,建設好祖國我們義不容辭。那么,我們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見到有人亂扔果皮紙屑,就上前勸阻一把吧,我們就是文明中國人;看見有人遇到困難,束手無策,就上前幫一把吧,我們就是愛心中國人;在校園里,見到老師或同學,親自問個好吧,我們就是禮貌中國人。
建設幸福中國,要做到的,當然遠不止這些,不過,我們能盡自己的努力,那才是最大的收獲,也是最大的幸福。
其實在一個富有的環境中生活,并不是一種最大的幸福,它只是一種人類向往的小康生活。因為,誠信決定了一切命運。如果一個人連最起碼的誠信都沒有了,還談何而來的前途與財富呢?所以,我認為,誠信最重要。
當你答應了別人的事,一定要及時地完成,以免雙方都發生誤會與沖突。第二,一定不能撒謊。因為當你撒了一個謊,你就會編更多的謊言去圓它。如果一個人連誠信也沒有,那幸福談何而來?祖國的發展又談何而來呢?等待的,注定是失敗!
當然,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十分希望祖國能幸福,但可不能紙上談兵,一定要實際行動起來呀!那幸福到底是什么?有人說,幸福是一種追求;有人說,幸福是一個家庭;有人說,幸福是一種財富。我認為,幸福是一切,是勞動,是平安,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它就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那些不勞而獲的人,又會得到什么呢?
幸福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做到了。同學們,快來建設我們的幸福中國吧!將來的社會需要我們去建造;將來的人才需要我們去培育;將來的幸福需要我們去尋找……正所謂“投之以李,報之以桃”,相信我們的努力,一定會建設出幸福中國的!
四川自貢自流井區東方小學五年級:溫芯
《建設幸福中國》讀后感作文(5)
這些天,在老師的指導下,我讀了《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共享發展成果”這部分內容。
讀著這本書,我感覺到作為一個中國人是如此幸福。你看,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失業、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就因為這樣,下崗的張大姐當上了“女老板”。張大姐因為下崗,曾經一度對生活失去信心。后來,是當地政府制定了再就業援助計劃,每年安排100多萬元的再就業專項資金,并推行各種優惠政策,這些就業政策激發了張大姐的創業欲望和熱情,所以很快就把服裝店開了起來。手勤,腿勤,腦于勤,張大姐很快就創出了不凡的業績。還有失去了土地的陳大伯,到西部教學的張碩…….這些人都是在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下,走上了奮斗的歷程。一次又一次克服了困難,才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合理調整分配,這是群眾呼聲最強烈、全社會十分關注的問題。
說到這兒,我聯想到了自己的生活:
這是幾年前的一件事,父親和爺爺在外面開車。突然,爺爺腿上的腫瘤犯了,住進了醫院。家里的大三角缺了一角,爸爸每天起早貪黑,為爺爺的醫藥費犯愁。不久,爺爺出院了。在結算醫藥費時,我們家終于享受到了政策優惠,是新農村合作醫療幫了我們家。
讀著讀著,我越來越感覺到作為一個中國人是多么幸福。我現在的任務就是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將來長大以后報效祖國!
《建設幸福中國》讀后感作文(6)
當我看完《建設幸福中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帶給我深深的震撼。
想到文中的那位父親,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夠讀書,而四處奔波籌錢,可籌到的錢實在太少。他只好帶著忐忑不安的心和那些并不多的錢到學校,并表示過些日子會把差額補齊。可老師卻告訴他說,可以不用交錢,因為小學階段國家免除課本費,雜費,文具費……
我仿佛看到了那位為了讓兒子讀書而愁眉苦臉的父親,也仿佛看到了為了兒子能不花錢而能夠讀書而喜出望外的表情。我好像看到山里那些為了能讀書而歡歌笑語的孩子們。
爺爺奶奶輩們常說:“現在的小孩多好,想想我們以前,哎!”以前總是不明白他們為什么會嘆息,可是看了這本書后,我覺得我們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用和我們爺爺奶奶他們比,只要想想山里的那些孩子。
當我們騎著心愛的自行車在平坦的水泥路上飛快地前進著,可他們有可能在為山路寬了一點,不再崎嶇而開心。
當我們在大喊大叫,說自己一丁點也不幸福的時候,他們有可能在為了能不用花錢而能夠讀書而覺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當我們在炎熱的夏天,教室里有風扇而沒有空調而埋怨時,他們有可能在為了能夠坐在教室里而在夢里笑醒。
想著這一切,我們還有什么好埋怨的呢。所以,我決定好好讀書,學好知識,讓家人放心。用學好的知識,讓更多的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山東青島四方區青島鞍山路小學三年級:新還珠格格
《建設幸福中國》讀后感作文(7)
改革開放33年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戶戶的日子也都更加富裕了。這是我讀了《建設幸福中國》后最大的感受。
新中國成立后,人們翻身做了國家的主人,生活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社會上還有很多家庭面臨著口袋空空的威脅。為了把這些可憐的人們拉出貧困的深淵,國家實行了許多優惠政策,幫助他們盡快致富,讓他們的錢袋子一點一點的鼓起來;有的邊遠地方為了給孩子們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穿,扎緊了褲腰帶供給孩子上學;也有很多患者因為沒有足夠的醫療費而放棄了求醫,不得不飽受疾病的百般折磨。現在,國家對這些問題也都出臺了救助和補助政策,加大教學投入,改善教育環境,為貧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助學金、獎學金,讓孩子們上得起學,進得了好學校,讀得起好書。國家還開展了醫療救助、貧困戶幫扶,減輕了人們的巨額家庭負擔。人們有錢可以花了,有房可以住了,有學可以上了,有病可以治了,臉上也就綻開了笑容。
家鄉的農民們也都樂開了懷。現在的種子好了,莊稼的收成好了。有報道說,有個地方一畝地的柿子都能賣回兩萬多元錢呢!而且,現在的農村種地不要錢了,不僅不再交“皇糧國稅”,國家還對種地農民給予了各種補貼,白種地不說,國家還給補貼,這在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好事,現如今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你說,誰還能不高興?
在城市,早晨起來,人們東奔西走,搭乘各類交通工具去上班,或者干脆徒步走著去上班,既鍛煉了身體又節省了能源。下班了,人們一想起自己舒適、溫暖的的家園都不由自主的加快了回家的腳步。電視機、電腦、電話、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微波爐、數碼相機……好多好多現代化的東西進入了每一個家庭,溫暖的陽光照在每個人臉上都是喜氣洋洋。想要知道什么是幸福嗎?只要看一下人們喜笑顏開的臉龐就都知道了。
到了周末,每家超市、商場里都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各類生活物品琳瑯滿目。這些物品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也更讓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倍感幸福。我們這些小學生從來就沒見過怎么使用煤油燈,那種煤油燈下的生活我們一天也沒體會過,但我們可以想象沒有電的日子是多么可怕!而據大人們講,即便是煤油燈,在以前也不是每晚都可以點到大半晚上的,那時的煤油也就是“火油”,更是“嬌貴”東西,誰敢浪費呢?現在我們哪一家沒有幾件電器呢?我們常常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哇!
我們也都知道,這些讓人自豪的成績都是老一輩揮灑畢生的心血和汗水為我們打造的,我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也正在把它們打造的更加美好。太陽每天升起,可不一定每天都是晴空萬里。生活也是這樣,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最大的幸福,生活中還有這樣、那樣的不盡人意,還存在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可我們知道這些都是暫時的。通過我們每一個人的辛勤努力,總有一天,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那份陽光普照的幸福和愉悅!建設幸福中國,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付出智慧和汗水。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現在最大的任務就是要學習更多的知識來武裝自己,為將來奉獻社會、展現美好人生打好基礎。相信我們吧,我們現在這些祖國的“花朵”,一定會再接再厲,繼往開來,把祖國大花園裝扮得更加雍容華貴,燦爛多姿。
廣西桂林象山區力創小學四年級:周薇
《建設幸福中國》讀后感作文(8)
近期,我閱讀了《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這本書使我真正的了解到了中國這些年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和成就,讓我感受到了國家以及社會對我們青少年的親切關懷,從身邊點點滴滴的變化,如∶教育、生活、交通等等。所以我感到了“幸福”!
這本書里的第一篇章的《喜看十一五》中的“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這一個章節使我深受教育。這一篇章主要講我國九年義務教育中實施的“三免一補”的小故事。三免指的是免除課本費、雜費、文具費。“一補”是針對小學半寄宿制學生和初中困難學生生活給予補助。從這些信息中我體會到國家對九年義務教育十分重視。
不僅如此,從我們身邊的變化,就可以體現出建設幸福中國的成果。比如:我們的學校,原來低矮的平房成了現在的5層教學樓;教室原來是臟兮兮的,窄窄的,光線昏暗而現在教室寬敞明亮,南北透風,光線充足,現在老師還用“多媒體”教學呢!現在學校經常搞些活動,有運動會、有講故事比賽還有唱歌比賽……數不勝數,而以前呢,根本不能和現在一起相提并論!
每當夜幕降臨,雖然天已經黑了,但是在廣場跳舞的那些人心還是火熱熱的。我們瞧那位阿姨在廣場的音樂伴奏下,手勢一揮,腳步一踏,腰一扭就成了幸福中國的和諧篇章。
再比如現在九年義務教育不要交學費,爸爸媽媽可以用這些省下的錢幫我買課外書,讓我豐富課余生活,讓我在知識的海洋里暢游!
像這種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它蘊含這許許多多的艱辛與汗水和感動。我讀完《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之后,我認為建設幸福中國人人有責,哪怕是一點點微薄之力,大家一起努力,匯聚成大海。如果我們問我怎樣才能幸福,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我們,只有國家幸福,我們才會更加幸福!
《建設幸福中國》讀后感作文(9)
一陣嘀嗒聲把我叫醒了。我睜開惺松的雙眼一看,外面下著小雨。我想起老師讓我們寫一篇作文《春天來了》。我就打開一朵紅花傘,去尋找春天。
雨細細的,柔柔的。噫?是什么東西進入了我的視野。哦,原來是柳樹。它那細細的柳條,已經出現了綠苞。柳樹下面是那些小草。上面一層是枯草,下面已有了針尖般的小草。不信,你自己看噢!
花兒在小雨的澆灌下更香了!已經開放的雛菊,花瓣像是金子做的,花心像是銀子做的!
北京石景山區京源中學初一:非常國學
《建設幸福中國》讀后感作文(10)
幸福是什么?山區的孩子說:“幸福就是有一所好學校。”城里的孩子說:“幸福就是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我們母在外地打工的孩子說:“幸福就是能和父母在一起吃個團圓飯。”我身邊的朋友說:“幸福就是知足。”讀了《建設幸福中國》這本書,我要說:“幸福就是常懷一顆感恩的心。”
比如在家時,在父母勞累時我們遞上一杯溫暖的茶,在他們生日時我們送上一張親制的卡,在他們失落時我們奉上一番輕柔的安慰,在他們成功的時候我們捧上一束美麗的鮮花……父母為我們傾注了畢生心血,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何曾察覺到那縷縷銀絲,根根的白發。感恩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用心去報答。感恩父母可以讓我們有一個幸福的家。
在學校,我們少一次錯誤,就可以讓老師省心;少一個錯字,就可以讓老師舒心;少一次打架,就可以讓老師放心;少一次逃課,就可以讓老師開心;少一次摩擦,就可以讓老師安心……感恩老師的諄諄教導,感恩老師的循循善誘,感恩老師的語重心長,感恩老師的苦口婆心……感恩老師可以讓我們有一個幸福的校園。
感恩斥責我們的人,因為他讓我們學會了思考;感恩絆倒我們的人,因為他讓我們強化了意志;感恩遺棄我們的人,因為他讓我們學會了獨立;感恩欺騙我們的人,因為他讓我們增長了閱歷;感恩傷害我們的人,因為他讓我們磨礪了心志;感恩幫助我們的人,因為他讓我們堅定了信念;感恩提醒我們的人,因為他讓我們校正了航向;感恩污蔑我們的人,因為他讓我們知道正人先正己……感恩他人可以讓我們有一個幸福的成長之路。
大自然總在默默地付出,給人類關愛和包容。感恩自然可以讓我們有一個幸福的生活環境。
以上種種,都是我們身邊的幸福,是我們能夠感受到的幸福,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幸福的話,那么建設幸福中國還會遠嗎?同學們,讓我們立刻行動起來,常懷感恩之心,肩負起建設幸福中國的重任,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