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美食作文800字:我的寶貝面-杭州片兒川
杭州美食作文800字:我的寶貝面-杭州片兒川
中國十大名面,我們從片兒川開始吃起。為什么是片兒川,我就隨便挑了一個沒有為什么。
“片兒川”啊,是杭州的代表面種,實際上說白了也就是雪菜肉絲面。雪菜,也叫薺菜,雪里蕻,是大江南北被國人喜愛的一種蔬菜,雖然叫法不同,但說的是一個東西,這里提一下。
至于為什么叫“片兒川”,這個與杭州話有關(guān),這個面的澆頭,雪菜、冬筍、肉絲,在最早的時候都是要切成片狀的,而杭州話講話都會帶個“兒”, 這個“川”是“氽”的方言音。所謂“氽”,本意是漂浮,在烹飪方法中意思是過水或過油,比方說蘇菜系有“爆氽”一說,便是過一遍燙油,讓食材表面酥脆光亮,又不至于焦老失去色澤。
“片兒川”本身用料不是很講究,三種主料也都是非常常見的,但為什么這樣一種家常面能名列中國十大名面呢?
總的來說,分兩個部分:
一:精益求精
相較于別的面,“片兒川”的面條極度強(qiáng)調(diào)一個筋斗,而面湯要強(qiáng)調(diào)一個“鮮”字。現(xiàn)在更多的面館或者飯店用的面大部分是潮面,提鮮的方法就是味精,這與真正美味面的做法大相徑庭。作為一個有職業(yè)操守的吃貨,好面和壞面差距太大。所謂“雪菜肉絲面”,更像是“山寨片兒川”,是一種對更廣大人民群眾大嘴的妥協(xié),面隨便下,澆頭胡亂混在一起堆成一團(tuán),面湯更是自來水。而真正的“片兒川”,下的面要是生面,下水兩分鐘海撈就得撈起來,迅速放到水里;肉片腌好要加色拉油先行爆氽,片片剔透互補(bǔ)黏連;冬筍(必須是冬筍)雪菜和肉片一起下鍋放老抽和少量鹽,大火轉(zhuǎn)小火燉十分鐘,再下面條起鍋。
作為對比,雪菜肉絲面是這樣的:接自來水煮開,下面條,加入雪菜肉絲,起鍋。
二:“鮮”
我前面已經(jīng)說過了這個鮮字的重要性,說鮮實在是一個太空泛的概念,但有一點是非常明顯的:鮮往往代表著好吃。我試圖解釋這個鮮的實際意義,但是我還是解釋不出來。所以我舉一個例子吧,江浙滬都喜歡用類似的材料烹調(diào)出這樣“鮮”的食物,上海的主婦在冬春交接的時候會搬出一道名菜,音譯是“伊多西”寫出來是“腌篤鮮”。這道湯的用料和“片兒川”十分相似:春筍、五花腩肉、咸豬肉。而上海人給它的評價是“鮮得打你耳光都吃得不肯停下來”。當(dāng)然,這個形容非常夸張,但實際的確是非常鮮。我只能做到這里了,實在沒有任何一個別的菜系的任何一個菜,能讓我感覺到和這兩味的鮮度有的一拼。如果真要說一味的話,那得是彩云之南的名菜“汽鍋雞”或者是沙縣的名吃“枸杞鴿子湯”,除此之外,沒別的真有那種鮮味了。
其實說實在的,這道面能火起來,很大程度上必須要提到江南的人文環(huán)境,但是牽扯到這個沒幾萬字是寫不干凈的,我還是老實一點不要展開了,只講吃。
寫到這我也是醉了,能把一碗面做得這么雅致,看起來就溫婉可人,除了江南也沒有別的地方有這點柔情了。
算了餓死了先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