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迷你彩虹風車
昨天我們一家人到花舞人間去游玩,在餐廳里我看見一座又大又漂亮的荷蘭風車,“哇!好漂亮呀!這次老師不是要求我們做個小制作嗎?那我也可以做一臺迷你彩虹風車呀!”我指著風車對媽媽說。
今天一早,我就在想,“用什么材料做風車呢?”我在我的玩具箱里翻來翻去,“萱萱,暑假你不是收集了那么多的冰糕棍嗎?用它們做不可以嗎?”媽媽的一句話點醒了我。
我翻出一個裝滿各式各樣冰糕棍的小盒子,三塊方木條,一個從自行車模型上拆下來的舊馬達和舊電池盒,幾根導線,熱溶膠……
于是,我的小制作之旅開始啦!
第一步:做風車支架。我拿出六根粗細長短一樣的冰糕棍,用熱溶膠粘成兩個大小相同的等邊三角形,接著,拿出方木條,粘在三角片的三個角上,使兩個三角片連接成一個立體三棱柱,再在底邊兩角的方木條上鋪四根相同的冰糕棍,連成一個平面。
第二步:做扇葉。我找出兩根兩頭粗中間細的“骨頭”,在它們的正中央各打一個和馬達軸大小相同的小孔,再把兩個扇葉垂直交叉用熱溶膠固定在馬達的軸上。
第三步:組裝。幾個部件做好后,我請爸爸幫我把馬達和電池盒用導線焊接起來,再把馬達和電池盒一起粘在支架頂端的木條上,然后在扇葉頂端粘上幾塊彩色紙片。我迫不及待地裝上電池,打開了開關,風車是轉起來了,但是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由于重心太高,支架在晃動,容易翻倒。這時我想出一個辦法,在底部增加一些重量,降低重心,我在爸爸的工具箱里找到一個沒有手柄的廢棄榔頭,綁在風車底部的平面上。風車雖然不倒了,但是它又開始在桌面上“走動”了。我不知道該怎么辦,爸爸建議道:“要不把電池盒也放在支架底部的平面上?這樣會更降低重心。”
我們就這樣試驗了一次,風車倒是平穩(wěn)的轉起來了,很快,我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咦?怎么沒有看見彩色圓環(huán)呢?”說著,便跑進房間拿來一盒油畫棒,在每片扇葉上各涂上三種顏色。我再次打開馬達開關,“哇,彩虹圓環(huán)出現(xiàn)啦!”
為什么能看到彩色的圓環(huán)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爸爸告訴我:“電池給電機提供電力并帶動電機旋轉,電機帶動木片高速旋轉,再加之我們?nèi)搜鄱加小耙曈X暫留”的特點,(比如說看電影,我們看到的是連續(xù)的動作,但是實際上是由一連串的圖像組成的,據(jù)科學資料介紹:至少每秒要有二十四幅圖像,人眼才能感覺到是連續(xù)的),所以多色扇葉在高速運轉時,我們就看見彩色光圈。”
原來是這樣!爸爸說這里面還包含有光學三原色原理,這就得等著我以后進一步去學習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