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言并不難
由于我小時候上幼兒園又哭又鬧,奶奶于心不忍,一直在家看護我。直到五歲我才上幼兒園,一去我便直接上了大班,但班上許多規矩我都不懂,只能跟著其它小朋友學,所以我變得做事情不主動、沉默寡言。小學時我每學期的操行評語都有“希望積極主動發言”,為這我不知被老師和家長責備了多少次。我也曾想主動舉手發言,可一到關鍵時刻就膽怯了,手好像變得有千斤重,根本舉不起來。舉手對我來說比登天還難。
時間過得真快,我現在成了雷城第一小學五年級的一名小學生。班主任劉老師和我談了關于上課要主動舉手發言的問題。他非常直接地說:“你的第一個缺點就是不主動發言,只有上課主動舉手發言,你的思路才能跟上老師講課的步伐。上課時積極思考,一些問題就可以當堂解決,如果不主動舉手發言,就可能出現上課走神、精神不集中的問題,希望你盡快改正。”回到家我和爸爸講了這件事,爸爸非常認真地給我講了他小時候第一次舉手發言的經歷。爸爸說:“張老師講得很對!上課積極舉手發言,還能提高你的口頭表達能力。口才在當今社會中是必不可少的本領,上課發言,在極短的時間內思考、組織語言,然后再把它說出來,經過這樣的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就會很快提高。如果你在課堂上回答了較難的問題,老師一定會表揚你,同學們也會敬慕你。你會覺得自信心大增,一種奮發努力的決心就會在你內心萌發。”于是,爸爸和我一齊預習了課文,并且幫我找了發言用的資料。睡覺前我讀熟了這些資料,下決心第二天一 定舉手發言。
第二天很快就到了。上課鈴聲響了,我的心呯呯地亂跳。劉老師提出了問題,此時我的手又變得十分沉重,我的心中有一個小白人和一個小紅人在爭吵。小白人說:“快舉手吧,這是鍛煉自己的好機會。”小紅人說:“千萬不要聽他的話,既然你的手十分沉重,就不要舉手了,反正小學六年沒舉手,不是也過來了嗎?這樣多輕松啊!”一場激烈的爭論后,我聽從了小白人的話,勇敢地舉起了手臂。劉老師立即就叫我回答問題,當我站起來時,雙腿不停地發抖,手心也冒出了汗,但我看到張老師微笑地注視著我,就覺得一下子信心倍增,響亮地回答了問題。雖然我回答得不太好,但是張老師還是當場表揚了我。這次發言讓我有了自信和勇氣,我覺得舉手并不難,而且,還會感受到一種別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