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有多深情就多厚
唐朝詩人孟郊說得好“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最后倆句詩的意思是:誰說小小的草兒赤子的心,能報答陽光母親的恩。這話一點兒也不假,母親對我們的恩太多了,絕對報不完。小時候,我沒有注意到母親對我的點點滴滴的愛。而如今,我長大了,終于注意到母親對我默默奉獻的愛了。
記得一天晚上,我剛進入夢鄉,發燒發得很嚴重,不停的翻來覆去,媽媽吵醒了伸手摸了摸我的頭,很燙很燙,便立刻叫醒我,馬上拿溫度計給我量體溫“哇,39度”,媽媽大叫了一聲“慘了,爸爸出差了,怎么辦?”媽媽著急地說。就在這種無路可走的請況下,媽媽二話沒說就背著我去醫院。到醫院后,醫生給我掛上了掉針,媽媽就一直坐在我旁邊更看著我,只到把掉針打完,回到家已經是夜里三點多鐘了!媽媽啊,在孩兒的成長過程中您熬過了多小這樣的不眠之夜啊。
小時侯,我家住在郊區,媽媽為了把我陪養成才,就送我到里家10里遠的重點小學學習。爸爸在外地工作,根本無法照顧我們,媽媽便成了安排家里衣食主行的主力軍了。因為家離學校很遠,媽媽每天中午都給我送飯。不管酷暑盛夏,還是大雨傾盆,媽媽從未耽誤過我吃飯。今天,風那么猛,雨那么狂,教室里雖然生著火,還是像露天似的。媽媽會來嗎?會的,一定會的。想到這,我又望了望窗外,風雨中,一個“雨人”艱難地朝我們學校走來。“雨人”沒有騎車,因為地上鋪上一尺厚的雨了。500米,300米..........那不是媽媽嗎?熱淚又一次模糊了我的雙眼,“等急了吧?路太難走了,給你送飯晚了。”聽到這熟悉.充滿溫馨的聲音,我努力睜大眼睛,媽媽已經站在我的面前了。帽子上.衣服上,甚至臉都落滿了雨水。這時媽媽從懷里掏出保溫飯盒遞給我,上面還帶著媽媽的體溫。看著媽媽那布滿雨水的手,望著媽媽那豆大似 的雨珠,我說不出話來了。
媽媽啊,您為了孩兒的成長付出了如此的關愛,花費了如此多的心血;媽媽啊,您為了孩兒的成長花費了多小心血呀!而我不但不能關心您.體貼您.理解您,還多次和您頂嘴讓您生氣,真實不孝之女啊!媽媽,我對不起您!
媽媽給了我多少溫暖;媽媽給了我多小關懷;媽媽為我流了多少汗水, 我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媽媽。古語說的好“人間自有真情在”
同學們,我們的父母一邊承擔生活的重任,一邊無微不至的關愛著我們,是多么辛苦啊!讓我們一起學習成長,成為一個懂得感恩.孝敬父母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