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幣風波
假幣風波國慶節放假,外婆準備多買些菜好好過個節。一大早,我跟著外婆去買菜。買魚時,那個賣魚的阿姨甩甩濕漉漉的手,把外婆遞過去的20元錢又遞回來:“換一張!”口氣似乎不太友好。我和外婆一樣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外婆把錢換回來,輕輕嘀咕:“挺新的呀!不會是假幣吧?”“哎——新鮮的雞哦,看一看吧,剛殺的雞,很新鮮!”賣雞的是一位大伯,吆喝得挺起勁。外婆正想買只雞呢,上前問了價錢,然后掏錢,“大媽,您這張是假幣!”大伯嗓門真大,外婆都不好意思了,“啊?!是假幣啊?我看著不是挺新的嗎?”外婆只得把這張20元的錢重新放回錢包。回到家,外婆急急忙忙掏出那張被拒絕了兩次的20元紙幣,問媽媽:“今天買菜遇到怪事了,都說這張是假幣,我看著還蠻新的呢!怎么會是假的呢?”外婆一臉疑惑。媽媽接過錢,輕輕摸一摸,又正反仔細看一下,下了結論:“媽,是假幣!”媽媽的話外婆肯定得信,因為媽媽是銀行工作人員。我很好奇,“讓我看看。”我一把搶過媽媽手里的那張錢,學他們鑒定錢的樣子,舉起來對著陽光看,“媽媽,快告訴我,怎么知道是假幣嘛?”“你拿張真錢對照一下,找找不同啊。”媽媽還賣關子。“媽,把假幣交銀行吧!”媽媽對滿臉還是失望表情的外婆說。外婆眼一瞪,“假幣又不是我造的!干嘛交你們銀行!”外婆生氣了,媽媽沒敢再說話。我也有些怪媽媽:讓外婆把錢交銀行,不是讓外婆白白損失了20塊錢嘛。我把手里的20元錢還了外婆。下午去買水果,我看到外婆把那張20元的假幣放進錢包。外婆是想把這張假幣用出去吧,我要跟著一起去。賣桔子的是位很老的老奶奶,穿著灰灰的布衫,一看就知道是農村來的。“我要吃桔子。”建議似乎很合外婆意,外婆挑了很多桔子,賣桔子的老奶奶邊稱桔子邊說:“我自己種的桔子,很甜的,自己都舍不得吃,賣些錢給孫子交學費,我孫子今年考上大學了……”老奶奶滿臉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花。我看到外婆付錢買桔子,始終沒動用張20元。回家外婆沒再猶豫,拿出那張20元的假幣交給媽媽,口氣還有些自豪:“給我‘沒收’!”媽媽有些驚愕,沒明白外婆怎么思想轉變那么快。其實只有我跟著外婆,跟著假幣逛了一圈,明白善良的外婆是不會愿意讓假幣去坑害別人的。 簡評:20元的假幣,檢驗的是人間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