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真正的英雄作文800字
【篇一】
有人認為,英雄應是站在榮耀之巔,享受無上的榮光和贊美。但我認為真正的英雄應是這樣的。
春秋戰國,硝煙彌漫,中原各國自相殘殺。國內明爭暗斗,北狄、南蠻、東戎、西夷大舉侵犯中國。舉世皆濁有一人獨清;眾人皆醉,有一人獨醒。
“微管仲,吾將被發左衽乎!”
管仲,于戰火紛爭中崛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他先前侍奉于公子糾,面對公子糾的敗落,他面臨一個問題:死或不死。是用死亡來表達自己的忠心赤膽,亦或是保全姓名于亂世,完成自己治世之理想?他的同僚選擇了死亡:召乎死之。而管仲則選擇了后者:管仲請囚。他深知,他不能死,他要為更偉大的事業而奮斗,他不拘于此小節。“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他贏了,他贏得了齊桓公的信任,任卿相。助小白完成了北杏之盟、荊之盟,齊侯會宋公、衛候,會陳人、蔡人等一霸春秋,使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霸主。這才是真正的英雄,不拘于小節,有偉大的抱負和理想,并有與之匹配的才華。
管仲,于民族大義中抉擇,以仁為本,解救中原!
狄人伐邢,救亦或是不救?救,對齊有何益處?邢國遠于千里之外,路途遙遠,風餐露宿,將士疲敝,能不能贏先不說,光是外出花銷便會拖垮齊國經濟的發展。不救,狄人距齊甚是遙遠,一年兩年似乎也打不到這里來。救還是不救?管仲給出的回答是“救”“夷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宴安酖毒,不可懷也。”詩曰:“‘畏此簡書,且不懷歸’請救邢以從簡書。齊人遂救邢。”站在本國的立場考慮,自然不救為好,可是站在仁義、站在中原文化的角度來看,救,必須救,現如今禮崩樂壞,中原文化處于千鈞一發之際。若不救,將使千古仁義毀于一旦,使千年的文明消失殆盡。他深諳此理,所以“縱千萬人,吾往矣”。這才是真正的英雄,在大局面前,不顧及小家的利益。在歷史興衰面前,能敏銳察覺出時局的變化,做出有利于天下的決定,是的,是天下,不在一人,一家、一國,而是全天下。
真正的英雄就是像管仲一般,能于亂世之中崛起,不拘小節,真正的英雄應以仁義為本,以天下為己任,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篇二】
大部分人都認為英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然而,我們卻忽視了就在身邊默默為他人著想,做著那些看似微小卻無比偉大的貢獻的人,其實他們更是英雄。
英雄——艱苦的勞動者
一天傍晚,電閃雷鳴,天空突然下起傾盆大雨。我們放學后,都匆匆忙忙地穿上雨披,或跑步或騎車地往家的方向飛奔,嘴里還不停的埋怨著雨水讓道路泥濘了許多。次日,由于我要做值日,很早便來到學校,正當我放好車子往校門方向走時,忽然瞥見一位環衛工老爺爺在認真地掃水,他手里緊握著那把大掃帚,一點一點的將積水往下水道里掃去。他額頭上已滲出了細密的汗珠,我突然想起了什么,馬上從書包里找出紙巾遞了過去,"爺爺,您擦擦汗吧……"他擺擺手,沒說話,只是微笑著看了看我,又繼續一絲不茍地掃起來。等到中午放學時,我看到那里的積水完全消失了,道路干干凈凈,這都是那位老爺爺,還有像他一樣的環衛工人的功勞。
英雄——執著的堅守者
那天,太陽有點過于"興奮"了,陽光有點火辣。不必說人們打著遮陽傘,小狗吐著舌頭;也不必說草木被曬得彎了腰,柏油路也變得軟軟的,單是樹上的蟬們,就"知了,知了"地喊個不停。大街上的人們都想趕緊回家,司機們在車里也變得浮躁起來,但此時,*同志們仍然不畏酷暑,筆直地站在馬路上,認真地指揮著來往的行人和車輛,交通順暢了,行人回家了,車輛開走了,可是看吧,*的后背已經被汗水浸透了……
英雄——無私的奉獻者
學生的一天幾乎有將近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在這個時間里又有一多半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的,老師們在課上妙語連珠地給我們傳授知識,答疑解惑;在課下,老師們又忙于處理學校,班級,同學們之間的各項事務,單單是每天堆積在辦公桌上的作業本就如一座座小山讓親愛的老師們無暇休息,更別說這樣那樣的測試卷了,可是老師們沒有喊累,沒有叫苦,依然如慈母,如嚴父般監督、檢查著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她們希望一個學生都不掉隊,總是期待著大家的進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話真是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師們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
我們身邊的英雄還有很多,每個行業里都有,他們始終保持著高度的事業心、自尊心和責任感,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