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岡石窟作文800字
今天,我來到了歷史悠久的“云岡石窟”。一睹云岡石窟的風(fēng)采。
開始,我以為云岡石窟就是看一下工人們打的洞,因為窟,是洞穴的意思。我爸告訴我:兒子,云岡石窟跟大足石刻差不多,這不過刻的是菩薩和佛祖。我一聽,來勁了,肯定很好看。
一來到這,就看見掛在墻壁上的“云岡石窟”。除了中國人來游玩,還有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游玩。有美國的,還有法國的,還有俄羅斯的,很多很多。我們也買了票,迫不及待地進(jìn)去了。
第一站就是“曇曜廣場”。曇曜廣場的中間立著曇曜高僧,臉上浮現(xiàn)出微笑。曇曜高僧的塑像是由吳為山先生雕刻,用銅打造而成,純銅。因為云岡石窟的開創(chuàng)者就是“曇曜高僧”。曇曜高僧本是西域高僧,后來移民到山西大同。創(chuàng)造了云岡石窟。
之后,我們便走進(jìn)了佛光大道,兩旁都有大象托塔,很高,有八個面,大象有六個象牙,不是兩個象牙,寓意是佛教中的“六度”。走完佛光大道,我們便坐車來到了石窟。
第一窟,兩旁是顏色華麗的菩薩,中間是顏色華麗的一個大菩薩。沒有第三窟的菩薩大。我們便走進(jìn)了第三窟,第三窟的菩薩有17米高,光是鼻子就有1。7米高,有我爸那么高。身上有許多小孔,為了更好的把它保存下來,在外面裹一層繩子,再包泥。因為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有水分,可以增加他的風(fēng)化時間,使他更快地風(fēng)化。為什么要被風(fēng)化呢?因為在侏羅紀(jì)時期,大同還是海洋,由于地殼運動,大同變成了陸地,工人們才開始鑿這些,因為這里的土質(zhì)松軟,水分進(jìn)入土壤,就會使土壤風(fēng)化。
走進(jìn)9、10窟,我們被震驚了,顏色特別華麗,解說員對我們說:“頭上帶寶冠的是佛祖,頭上帶帽子的是菩薩。”大家看到我們的頭上有一個菩薩那里有一個小洞。因為第5窟和第6窟是挨著的,墻體只有2厘米厚。我不禁為古代的工人的技術(shù)點贊。
終于到20窟了。從16到20窟都是曇曜高僧主持做的,所以又叫曇曜五窟。
這個云岡石窟不僅好看,還好玩,下次,我還要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