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觀燈
秦淮觀燈
南京市孝陵衛中心小學四(1)班吳雅菡
指導老師朱文瑾
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歡騰。紙糊的金魚吐泡泡,紗做的猴子眨眼睛。走馬燈里貓追鼠,荷花燈上立蜻蜓。各種彩燈真奇妙,明年我也做花燈。
良宵月夜,人聲鼎沸。元宵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也叫做“上元節”,古代叫做“燈節” 。今年的元宵節由于時間原因,我們沒有去觀燈。
今天雖然不是元宵夜,但剛好是星期六,應我的要求,我們一家去夫子廟看花燈。上林燈火輝煌,南苑笙歌雜作……再沒有比南京夫子廟更繁華的地方了!
夜晚的南京夫子廟,真是城市輝煌的一角。走在老街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古老的老街擠得水泄不通,個個喜笑顏開,手里拿著花燈;有鮮艷的荷花燈、老虎燈、兔子燈、走馬燈、菠蘿燈,還有今年龍年的龍形燈,真可謂琳瑯滿目,品種繁多。
繼續向前走,哇!秦淮河的夜晚在各種燈光的映照下,顯得十分美麗,二龍戲珠組燈掛在河對岸的墻上,給秦淮河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來到一組大型燈展前,我看見這組燈展叫《畫龍點睛》,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南京夫子廟秦淮河畔。故事是這樣的,南北朝時,有個畫家叫張僧瑤,善于畫龍,但每次畫龍都不點睛。一日,眾人又見他畫龍不點睛,都讓他把龍的眼睛點上,他說:“要是我把睛點上,龍就會騰空而去。”眾人不信,非讓他把睛點上不可,誰知,他剛點上睛,龍就吐霧雷鳴,真的騰空而去了。我們提著購買的小花燈,行走在人群里,沉醉在這璀璨的花燈世界和花燈所講述的美好故事中。
今夜,風絲全無,群燈伴著群星,點綴在秦淮河兩岸,秦淮河夫子廟頓時成了燦爛輝煌的燈海。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