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書作文1000字
在我眾多的興趣愛好中,什么是我最喜歡、最放不開的呢?那一定是讀書!置身于一方有書的天地,觸目那些或發(fā)黃、或嶄新的書籍,它的智慧之光將我的眼睛映照得鮮亮而炯炯有神。打開書,走進五彩繽紛的書中世界,我們便會頓覺異香彌漫,沁人心脾,總能在油墨的芬芳中感悟些什么,理解些什么。
幼兒園的時候,我就愛上各種各樣的繪本,《西游記》繪本、《安徒生童話》繪本、《藍精靈》繪本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雖然認識的字很少,但是我卻能把故事看得津津有味。我常常被那些圖畫里的人物帶進故事,常常想著我就是書里的主人公,甚至看完了還會反反復復拿起再看、再想象。我會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也會像十萬個為什么一樣,不斷地向爸媽拋出各種問題,還好他們那時沒有“厭煩”我!
上了小學,我開始接觸文字更多、內(nèi)容更多的書,《小屁孩日記》、《兒童文學》,尤其三四年級開始,我就閱讀了“國際大獎系列小說”、《三國演義》、《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以及《博物》、《哈利波特》等等,這些書經(jīng)常讓我鉆在小書房里廢寢忘食,還養(yǎng)成睡前讀書的習慣,一天不看就好像少了什么。而讀書還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但我仍然覺得十分不夠。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一次去北京旅游,我和媽媽去了向往已久的國家博物館,在那里我們欣賞到珍貴的清朝文物——十二青銅獸首中的“鼠首”和“兔首”。在觀賞初始,我就立刻想到,曾經(jīng)在歷史書籍中看過這兩件文物,提起它們的來龍去脈和火燒圓明園時這十二個青銅獸首丟失的歷史,以及后來蔡銘超先生艱難拍賣的歷程和皮諾家族將其捐贈中國的故事。我立刻在媽媽面前當起了講解員,媽媽聽得全神貫注,時不時的問我一些問題,就仿佛她是渴望知識的學生,而我是傳道解惑的老師呢!但是,我這個老師還不合格,我還是被媽媽問得有點招架不住,方才知道讀書要細致、要深讀,回家后我便仔仔細細又了解了一番這件文物的相關(guān)知識,從此養(yǎng)成了精讀書籍的好習慣。
我與書總是形影不離,出門時包里始終要帶一本書,經(jīng)常坐公交車就隨手拿出來看。有一次坐車去課外班,我取出《擺渡人》看了起來。我看得全神貫注,被這本書的離奇構(gòu)思深深吸引,根本停不下來。一個瞬間,我忽然發(fā)現(xiàn)車上好像所有人都在起身下車。什么情況?只聽司機叔叔哈哈大笑說:“小伙子,看書看迷瞪了吧”。迷瞪?我看書迷瞪了?還是睡覺睡迷瞪了?……哇,不好,原來坐到終點站了,我飛奔下車,又匆匆乘上一輛反向車趕往學習班……
書,真是個好東西!古人常把書比作肉、比作皮大衣、比作朋友和音樂,我對此深有體會。愿你、我常置身于一方有書的天地,常沐浴書的靈光,讓自己盡快地、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