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湖源頭
我的暑假總是那么無聊,吃飯、睡覺、做作業來回的反復著,沒有一點新花樣。偶然聽到爸爸說單位里有活動,是去臨安旅游,我極其高興,晚上睡不著覺,真希望快點天亮!
終于,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第二天給盼來了。我們坐上車,大約行駛了2個小時,臨安到了,啊!臨安,我來了!
我們主要去的是太湖源頭,下面,讓我來簡單的介紹下太湖源頭:
太湖源,顧名思義就是太湖的源頭。太湖之水正是發源于此地海拔1271米的主峰馬尖崗。太湖源是臨安開發最早的生態旅游區之一,環境典雅幽靜,風光秀美,因此也被俗稱為“小九寨溝”。又因此地自古就有野生獼猴出沒,又被叫作“猢猻溝”。
來到門口,有一攤清涼的大水,又清又涼。來到里面,崖壁上長滿了龍須草,當地人又叫“龍須峽谷”。空氣中帶有絲絲的甜味;從山上流下來的水,真是無比清澈。可惜沒有魚,如果有魚,那真是壯觀的景象!
在這個天然綠色長廊里,植被覆蓋率達98%,植物種類繁多。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氣清新濕潤。近九十度拔地而起。
我們走啊走,終于,我的眼睛一亮,啊!那不是,猴子?哈哈,太好了,我沖上去,要求爸爸讓我喂猴子。這猴子真好玩,會站起來伸手從我手上拿花生,而且吃東西也跟人一樣機靈。怪不得猴子會進化成人類,后來我到網上查了一下,原來江河湖泊的源頭大多是人煙稀少,人跡罕至的地方,因此源頭所在地往往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太湖源目前真正的野生獼猴只有一群,以馬尖崗為中心的附近幾十平方公里的山林是它們的活動區域。春夏時節,山上食物豐富,它們到龍須溝一帶活動的次數相對就少。但在食物稀少的深秋及冬季,這群獼猴就經常會在作為太湖源主景區的龍須溝一帶出沒。獼猴下山的目的就是偷吃田里的莊稼。獼猴十分聰明,什么時候哪塊山上出筍了,什么時候哪塊地的玉米成熟了,諸如此類的情況它們都了如指掌,所以行動的針對性很強。因此,到了莊稼成熟的時候常要去人看著,要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這些小家伙糟蹋個精光。太湖源景區現也養有一群獼猴,但這群獼猴是景區為便于游客觀光而經過人工馴化的,雖然猴群中仍保留著猴王及哨猴等野生獼猴的特征,但可以很好的和游客親近。
啊,太湖源頭讓我深深不能忘記!我會再來的,太湖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