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不等于愛
在現代社會,大多數家庭都是只有一個孩子,這樣,父母的愛肯定都會獻給這個孩子。但是過分的愛就是溺愛,而溺愛又不等于愛,這是我們所應該關注的。
看看這幅圖,一個孩子在路上摔了一跤,他只是被一個西瓜皮滑倒了,這種是(事)本應該是常見的,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孩子也能夠自行解決。但是大家也看到,當這個孩子摔了一跤之后,“社會”“家庭”“學校”都問了一句“出事了吧!”這就是一個極不好的現象。本是一個極平常的一件事,學校、家庭、社會都如此的(地)“關心”,不,不是關心,而是溺愛,而溺愛會影響孩子全方面的健康,所以也就不等于愛了。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成熟,也就得必須經過艱苦的磨煉。倘若孩子在磨煉中受到一點點挫折,一點點不順,大人們就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幫其解決,這樣會使孩子的應對能力下降,也可能會影響到他的處事能力。這是對孩子的一種不負責任的間接表現,所以我們一定要杜絕這種溺愛的存在,使孩子能健康成長。
我出生在一個爸爸、媽媽都愛我的家庭,我又是獨生子女,但是爸爸、媽媽對待我像是對待一個非獨生子女一樣。他們從小就磨煉我的遺(意)志,比如小時后(候)與別人打架,他們都是指導著我去怎樣解決,以后慢慢使我自己解決,便使我有著為人處世的能力。相比別人的孩子(在溺愛成長下的孩子),我比他們要強得多。再如,從小父母就教我洗衣服,以后我的衣服便是我自己洗,長大后父母教我如何能修理一些小東西,現在身邊的一些小東西有了毛病,修好根本不在話下。對于那些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就可能解決不了上述問題。還是那句話,過分的關愛就等于溺愛,而溺愛不等于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