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通迅工具的變遷
在小主持人班學習,老師叫我們寫一篇關于慶祝新中國成立五十五周年的演講稿。寫什么內(nèi)容呢?我苦思冥想,也不知道從何下筆,忽然,爸爸的手機響了,打斷了我的思緒,有了!就寫我家通迅工具的變化吧!
爺爺說,他年青的時候在外地求學,只有靠寫信,發(fā)電報才能與遠方的親朋好友取得聯(lián)系,要好長時間才能收到對方的回信,很不方便。
爸爸說,他參軍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電話與家人取得聯(lián)系了!但那時候家里沒有電話只有單位或郵局里才能接聽電話。
到了九十年代初,他和媽媽結婚的時候,家里就有電話了。那是姥姥送給媽媽的一件禮物。那電話還是自動直撥的,姥姥花了兩千塊錢。那時爸爸所在的部隊在上海。這樣,媽媽和遠方的爸爸聯(lián)系起來就很方便了!
再后來,我們家電話增加了功能,有來電顯示、錄音等。
爸爸、媽媽都配備了bb機。之后,bb機淘汰了,他們都用上了手機,現(xiàn)在他們的手機又換成了多功能彩屏手機。就連我現(xiàn)在也擁有ic卡、200卡,能很方便的與家人取得聯(lián)系。
另外,我們家還有一件很發(fā)達的工具,那就是電腦。我們能用電腦上網(wǎng)聊天,能發(fā)e-mail郵件給遠方的親朋好友。你看,這多好呀!
通過我們家通迅工具的變遷,可以看出新中國誕生五十五年來,人民生活發(fā)生的巨大變化。我相信祖國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