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秦文君《變、變、變》有感
讀秦文君《變、變、變》有感
南京市夫子廟小學五(2)班——蔡周啟碩
秦文君的《變、變、變》讓我愛不釋手,濃濃的童趣深深地吸引著我。
《變、變、變》講述了上海一個普通的家庭生活小事,小姐妹之間的一些小打小鬧,情節簡單,語言生動,人物也描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又順又賢的爸爸,家務事和工作干得一樣出色;心急火燎的媽媽,事無俱細地指揮著一切;心地善良、愛管“閑事”的三好婆; 機靈、頑皮的波波;聰明、懂事的小陽;任性、愛哭的小石。
究竟變了什么?答案歸于文章的主人公-小石。是她在媽媽心絞痛復發時,挺身而出“攔”下出租車,將媽媽及時送進醫院……一夜間,小陽、小石向三好婆學會了許多家務事,不用爸爸和媽媽操心了。每個人物都有真情的流露,表現得自然,我明白了生活原來如此。
對比小石的變化,我還有許多方面需要改進。在生活自理方面,我的獨立性不強,家務事還沒學會幾件,寫完作業后地上盡是碎紙屑、廢膠帶,房間時常亂糟糟一片,找起東西來還要發動爸媽;在學習方面,我的自覺性不夠,缺乏條理,只滿足于完成課堂作業,預習和復習時常脫節,還依賴爸媽的監督。爸媽工作很辛苦,我也是不斷長大的小男生了,要努力學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放心工作。
當我犯錯誤的時候,爸媽的嚴厲批評讓我很受打擊。要知道,當你們和我一般大的時候,你們也犯過同樣的錯誤,況且現在你們也會犯錯。我希望你們少一點指責,多一點引導。《變、變、變》中還告訴我另一個道理:我們雖然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只要擁有一顆善良的心、一顆純潔的心,在寬容他人時,也就寬容了自己,家庭里一定會充滿著幸福、快樂和愛!
家長感言——從書中收獲道理
在我們的啟發下,蔡周啟碩完成了《讀秦文君〈變、變、變〉有感》一文,雖然語言不夠華麗,內容不夠豐滿,但作為一個十歲的兒童,有些許的收獲,也令我們欣慰。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未來的競爭日趨激烈,在中國尤其顯著。我們盡管工作一、二十年了,工作經歷較為豐富,但仍有許多方面需在書本中尋找答案。我們的學習一直從未間斷,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件沒學到。讀書是幫助我們不斷完善的有效途徑之一。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通過我們的言傳身教,兒子漸漸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所讀書目由被動接收到主動選擇,不僅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寫作能力,讀書已成為我們家庭生活的組成部分。
我們希望通過共同耕耘,兒子能夠快樂、健康地成長,家庭能夠和諧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