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袋麥子》有感
紅軍長征路上,發生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我讀過一個故事叫《一袋干糧》。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讓我們看到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可她并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輕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每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后悔。一個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隊伍的優良品質了。
長征途中,有多少戰士們像小蘭一樣有著堅強的意志。如今,我們應該像小蘭一樣堅強。不能遇到一些挫折就退縮,要努力克服困難,把困難打倒。成為一個堅強的人。我們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從小就應該樹立愛祖國的思想。愛祖國,平時就應該熱愛人民,愛集體,關心同學,愛護公物。愛祖國就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做起,好好學習,使自己具有建設祖國,發展祖國的本領。
“有堅強的意志和熱愛祖國。”這就是我讀《一袋干糧》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