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荷花塘
再見 荷花塘
——讀《再見荷花塘》有感
石鼓路小學 六(2)班 吳鈺涵
3月11日,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日本9級大地震和海嘯。這場地震引發的核電站爆炸級泄露使地球環境遭到了極大的破壞,我們的生存環境還過關嗎?
這場事故使我想起了一本很久以前看過的書,好像還是我在上幼兒園時媽媽買給我的,在書架上翻找了好幾遍,才從書架的角落處找出,溫情的封面便映入我的眼簾:背景是淡藍色的天,天上一只只小蜻蜓飛過,荷塘里一條紅鯉魚躍水而出,濺起了粒粒晶瑩的水珠。岸上,小青蛙歡快的唱著歌,碧綠的荷葉中,多多荷花爭相開放,題目是清新的綠色,看著就讓人感到環保低碳與生機。可名字叫“再見,荷花塘”,為什么要與荷花塘說再見呢?書的內容我有些記不清了,翻過目錄,直接跳到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從前有一只小青蛙,冬眠一覺醒來,正想好好洗個澡,卻發現人類要在山坡上建一座工廠,自己以前生活的家園全都被毀了,小青蛙被迫無奈,只好搬家,走著走著,小青蛙終于看見了一個美麗的荷花塘,它立刻喜歡上了這個地方,便在這里安了家。荷花塘里住著一條漂亮的紅鯉魚,小青蛙有紅鯉魚作伴,日子過的開開心心,可惜好景不長,上游的工廠排除的污水流進了荷花塘,荷花塘變臟了,變臭了,荷花枯萎了,蜻蜓和蟈蟈搬了家,可紅鯉魚生活在水里,搬不了。沒過多久,紅鯉魚就得了皮膚病,漸漸呼吸也困難了,最終,青蛙告別了紅鯉魚,繼續流浪……”。
我的眼淚再一次落在了書上,可憐的青蛙,你的家究竟在哪里?是啊!從汶川地震到玉樹地震,從智利火山爆發再到日本地震……難道這一個個鮮明的事例還不夠證明什么嗎?難道人類非要等到最后一星綠色消失,最后一個物種滅絕,最后一縷陽光消逝時才能醒悟嗎?在建黨90周年之際,讓我們從身邊做起:順手關掉不需要開的燈,聽音樂時關掉電腦屏幕,洗完手后擰緊水龍頭,出行時少開私家車,多座公共汽車……,從一些舉手之勞小事做起吧,別讓眼淚成為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