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
【快樂的春節(jié)】
林承創(chuàng)
“春節(jié)到,人歡笑……”春節(jié)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節(jié)日,當然,我也很喜歡。
很久以前有一個怪獸叫年,每當年肚子餓的時候,他就會去村莊吃人,直到一個勇敢的少年用煙花嚇走了年,因此人們都會煙花嚇走年。不過現(xiàn)在的春節(jié)放煙花為的是喜慶。
除夕晚上,爸爸媽媽帶我去錦園新家,我一進錦園,人們都在放煙花,隨著“巨”的一聲,五彩繽紛的煙花點亮夜空,“啪”,煙花落下來了,好像下了一場彩色雨,這時,我想起了一首王安石的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首詩配上美麗的煙花,真是讓人如癡如醉啊!放完煙花后,我又和爸爸媽媽去貼對聯(lián),那幅對聯(lián)是我寫的,我本來以為沒什么用處,沒想到,居然可以貼門口,這時的我高興極了。
吃年夜飯了,我們一家人圍在餐桌旁。年夜飯可豐盛了:有年糕,媽媽說吃年糕,年年高;有糖醋魚,爸爸對我說魚代表著年年有余;有五顏六色的,各種餡料的湯圓,寓意著團團圓圓;還有各種海鮮……
春節(jié),好吃好玩又有趣,我真喜歡這個節(jié)日!
【熱鬧的春節(jié)】
邱建強
啊!我期盼已久的春節(jié)終于到了,爸爸開車帶我、媽媽、姐姐到鄉(xiāng)下外婆家過年。一到外婆家,我就迫不及待的找表弟玩,因為我們有很長時間沒見面了。我們先玩的紙飛機,比誰飛的遠,我對表弟說:“三局兩勝,誰都不準耍賴”。我們拿起自己折的“飛機”,奮力把飛機飛了出去,結(jié)果每次我都比表弟的飛得遠一點。接著我們還玩了捉迷藏、跳跳棋等游戲,時間也不知不覺的到了晚上。
空氣中彌漫著年味,外婆燒了一桌子的美味家肴,看著就讓人流口水,聞著這股氣味,我仿佛漂浮在美食仙境之中。我們坐在餐桌上,有說有笑的吃起了團圓飯,不一會兒,滿桌子的家肴就被我們一掃而光了,我還不禁打了一聲飽嗝。
吃飽喝足后,我們開始放煙花,小煙花點燃后就像陀螺一樣在地上轉(zhuǎn)了起來。接下來外公搬出大煙花,點上火,煙花像炮彈一樣沖上天空,抬頭仰望,看著那形態(tài)各異,色彩繽紛的煙花,就像淅淅瀝瀝的流星雨,又似從空中降落的降落傘,也如花兒在夜空中綻放,真是美麗極了。
煙花放好了以后,我們一家人圍在電視機前看起了春晚,有好多演員都上臺演唱,展現(xiàn)自己的歌喉,舞蹈演員也在臺上展示自己華麗的舞姿,當然還有相聲小品把大家逗得笑聲不斷。“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歡聲笑語中,我們度過了一個美好的新春。
【春節(jié)】
劉佳暢
中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比如: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而我最期盼的是春節(jié)。
春節(jié)是親情味兒最濃的節(jié)日。無論離家鄉(xiāng)有多遠,都要千里迢迢趕回家,與親人團圓。每年一放寒假我就催促爸爸快點帶我們回老家過年。不管春運路上有多堵車,我們一路上都會歡聲笑語。
春節(jié)是最熱鬧的節(jié)日。大街小巷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街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忙著備年貨。傳來的音樂聲喜氣洋洋,令人心潮澎湃,讓我也情不自禁地跟著哼起來。
年夜飯是最香的。一家人歡聚一堂,說說笑笑,滿桌子的美味佳肴讓我不忍心放下筷子:有奶奶養(yǎng)的家雞、爺爺捕的野生魚、自家菜園里種的有機菜……盡享美味后,每年必看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開始啰!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旁,時而被小品的幽默逗得捧腹大笑;時而為雜技演員捏了把冷汗;時而為明星們那美妙動聽的歌聲而鼓掌。
除夕夜的天空是最美的。讓我最興奮的是和爸爸一起守歲。整點的鐘聲敲響了,整個村子爆竹齊鳴,煙花怒放。我們也點燃了早就備好在院子里的煙花,“嗖”的一聲,一個個小火球箭一般直沖天空,綻放出五顏六色的“花朵”。有的像盛開的菊花,有的像金色的瀑布,還有的像孔雀開屏……形態(tài)各異,絢麗奪目。
我歡呼著、跳躍著,迎接著新的一年到來!
【端午節(jié)】
田恬
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每到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在門上掛艾草與菖蒲,飲雄黃酒……。
我們家每次過節(jié)時,爺爺都會給我們講個有趣的故事,爺爺這次講的是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故事:相傳,戰(zhàn)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勸楚王無果后,憂憤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便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了糯米而不吃屈原的尸體,后世延續(xù)為傳統(tǒng),漸漸演化為端午節(jié)。哎!真是”萬古傳聞為屈原。’
剛聽完爺爺講的故事,從廚房里傳來了聲音“大家快來吃粽子呀!”我和妹妹一聽到奶奶的叫喊就趕緊往廚房跑去,粽子的味道可多了呢!有淡黃味的、哈密瓜味的、還有肉粽……看的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我趕忙解開一個粽子狠狠地咬了一口肉粽,滿口的肉香濃密香!我們坐在旁邊吃著粽子,爺爺也津津有味地吃著粽子,他還慢慢的飲著雄黃酒,我對爺爺說:”爺爺我也想喝雄黃酒。”爺爺聽到我說的話忽然哈哈大笑起來說:“小孩子怎么能喝酒呢!”我聽到爺爺說的話我就只好打消了喝酒的念頭。到了下午爺爺開車帶我和奶奶妹妹去看劃龍舟,劃龍舟的叔叔們用盡全身力氣拼命的劃著龍舟可真精彩!
這個端午節(jié)真是我過得最有意思的節(jié)日!
【中秋佳節(jié)】
王梓淇
每年的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那一天,大家都和家人團聚,一起賞月和吃月餅。
中秋節(jié)的晚上,我們?nèi)胰顺赃^晚飯,高高興興地坐在陽臺上,準備賞月。“哇!”我感嘆道:“十五的月亮好圓啊!”望著又大又圓的圓月,我想起了唐朝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首詩寫出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突然,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我身邊有家人的陪伴。
這時,媽媽拿出月餅給我們品嘗,媽媽介紹說:“我這兒有好幾種不同口味的月餅,有紅豆餡兒、水果餡兒、抹茶餡兒……你們要什么口味的呀?”我選了我最喜歡的紅豆餡兒月餅,弟弟選了他最喜歡的蛋黃餡兒月餅。我和弟弟一口咬了下去,真是香甜美味!我們異口同聲地說:“中秋節(jié)快樂!”
我很喜歡過中秋節(jié),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過中秋節(jié)嗎?
【我們這樣過清明】
吳上善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吟誦著《清明》改編的小令,不知不覺,清明的腳步近了。
清明前一天,班里沸騰了。你猜,我們要干什么?對了,包清明餅!老師請來兩位大廚教我們做。
“先把團子揉圓,”金子軒媽媽邊做邊演示,“再用大拇指沿著邊緣按,成一個草帽的形狀,”她把“草帽”放在掌心里,“然后在里面放上餡,封口,搓圓,一個清明餅就完成了!”
就這么好做?那為什么我以前在老家都做不起來?我正想著,清明團子就發(fā)下來了。我搓了搓,蠻黏的,淡綠偏白的團子上面綴著深綠色的細條條,像極了枕頭上放大了的螨蟲。我學(xué)著金子軒媽媽的樣子,有模有樣地做了起來。不包不知道,一包嚇一跳!大功要告成時,“攔路虎”出來擋路了——封口封不起來!團子如凝固了一般,硬不拉嘰的,和剛才的團子判若兩人。好不容易把口子封好,我想把它搓圓,讓它看起來光滑漂亮些,可它就是不聽使喚,又一只“攔路虎”嗖——沖來了。你猜,咋地?——露餡了!我趕緊從餅的其他部分扯了一點下來補上,可補好了“東墻”,“西墻”又破了。無奈,我只好叫旁邊的沁妤幫忙,她用她的青團幫我補救了破的地方,于是我做了一個大而笨重的餅,身上打滿了“補丁”。做第二個時,我熟練多了,有了前車之鑒,我可不敢放多的餡了,包了一個小巧玲瓏——“營養(yǎng)不良”的餅,安放在箬竹葉上。
餅進了蒸鍋。明明只蒸了30來分鐘,我們卻覺得過了3年。盼星星,盼月亮,終于出爐了!一股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色澤和入鍋前區(qū)別很大,墨綠墨綠,油亮油亮的。我戳了戳它,居然有彈性,箬竹葉墊著的那面可黏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哇!酸酸的咸菜,軟軟的豆腐,脆脆的筍,肥肥的皮肉,滿口的油汁,怎一個“好吃”了得!奇怪的是,以前不吃皮肉的我,今天居然大口大口地吃了。很多同學(xué)說本不愛吃清明餅的,今天也吃了……總之,大家對自己做的清明餅贊不絕口。
“清明雨紛紛,行人欲斷魂……”轉(zhuǎn)眼間,清明過去了,但它永遠留在了我的心中。沒有雨紛紛,沒有欲斷魂,有的是小荷中隊的歡聲笑語,香氣裊裊。
【熱鬧元宵】
徐詩然
“吃湯圓嘍,吃湯圓嘍!”香噴噴的湯圓出爐了,正月十五鬧元宵,春節(jié)就算真正的過完了,我喜歡在元宵節(jié)做湯圓和放煙花。
做湯圓可有趣了!首先將湯圓餡和皮搓圓,要捏得像乒乓球一樣圓哦!再把湯圓皮按成薄片,把圓滾滾的餡兒放進去,一個個小湯圓就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雪球。接著把它們一個一個放入熱水中,它們個個在鍋里活蹦亂跳,好似在歡呼。湯圓出鍋了,香味四溢,我一次性就可以吃十個,吃完湯圓我就長大一歲嘍!
我還喜歡看五彩繽紛的煙花,各種各樣的花燈,在熱鬧的街上悠閑地逛逛。每次元宵佳節(jié),我總會想到:“明月當空高高照,元宵祝福在微笑。十五湯圓別樣甜,快樂常伴你身邊。”
【采摘棉菜】
胡行遠
今天是清明假期的第一天,天氣晴朗,藍藍的天空中飄著朵朵白云,陣陣和煦的春風輕輕拂過。趁著好天氣,我們準備去摘棉菜。外婆是農(nóng)業(yè)方面的能手,可以教我如何識別和采摘棉菜。
我們一起來到了渭石的田野。沿著田間小路,我們來到一片潮濕的雜草地。外婆從草叢里輕松地拔出一叢棉菜,對我說:“你看,這就是棉菜。”我細細打量了一番“棉菜姑娘”。發(fā)現(xiàn)它的莖細細瘦瘦的,莖上長著幾片又細又長的毛茸茸的葉子,頂端開著許多小小的黃色花朵,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圓圓的黃色小花球,看起來像是戴上了一頂小黃帽。原來棉菜長這樣的。我沿著外婆手指的方向,發(fā)現(xiàn)了棉菜生長的地方。棉菜喜歡生長在濕潤的草地上,藏身在一群雜草之中,若不細看,很難發(fā)現(xiàn)。知道了棉菜的樣子和生長的地方,采摘它可容易多了!我忙碌地穿梭在田間,自己動手采摘了一大籃棉菜。
我很高興,又認識了一種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