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質時代保持“同理心”作文900字
近日,一場圍棋界的人機大戰(zhàn)吸引了人們的眼球,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射到“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人類”、“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是否已超出人們的控制范圍”等看似至關重要,實則杞人憂天的問題上來,卻忽視了人作為人本身所應有的價值觀和同情心。
蘋果公司的總裁庫克卻認為,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與價值取向,從而“物化”人作為人的本質,使之變?yōu)槁槟具\轉的機械。他的憂慮不無道理。縱觀現代社會,科技飛速發(fā)展,物質營養(yǎng)逐漸掛帥,不僅加快了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步伐,還滋養(yǎng)了其蒸蒸日上的物欲。就如《佛子行》所言“一切妙欲如鹽水,越享受之貪越增”。人們只想要借助飛速發(fā)展的科學技術來滿足自己的物欲。從此以往,人們的眼界趨于狹窄,感情變得麻木,寧可讓自己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也不愿意慢下來,看看周遭的美好。
然而,與之相對應的代價,便是擁有扭曲的價值觀,所剩無幾的同情心都化作了無盡的怨懟之心。這樣的后果,便成為了社會上人們的互相猜忌、質疑,主流價值觀的影響讓那些看見問題并想要作出改變的人都紛紛沉默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科技如此蓬勃,生活節(jié)奏如此之快的當下,人們的確獲得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但這并不是我們可以一味只顧利益,不顧人情的理由。我們要在物質時代學會保持一顆“同理心”,這不是一種虛偽,更不是標榜自我外在的工具,正是因為時代進步了,才給予我們“慢下來”的權利,而保持“同理心”就顯得尤其重要。還記得那些由于美好而產生的“震顫之感”嗎?這是匱乏了“同理心”而唯有功利化心態(tài)的人所感受不到的。而“同理心”,就是對生活抱有一份從容,對他人施予寬容,忠于自己的本質,讓自己全身心地去體會與他人之間或是與自然之間的美好。只有這樣,那些深藏于人們內心的美好、夢想、最單純的心態(tài)才能被我們所意識到,并打敗浮于表面的功利與虛妄,從而對整個社會風氣以及人們的意識形態(tài)起到積極的作用。
若我們在物欲橫流之中迷失,像人工智能那般無感情、無同理心地思考,那人作為人所擁有的思想、品質、感情遲早都會被消磨殆盡,甚至到了最后,變成我們工具的“工具”,這樣的后果是無法想象的。
在物質時代保持一顆同理心吧,讓我們重視“人的本質”,而不是對計算機,對物欲俯首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