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的美
嘴角泛黃的小雛雞說:“媽媽,真是對不起,您希望我是一只鷹,一只遨游藍天的鷹,可是,我只是一只雞,一只長著翅膀卻不會飛的雞,我只能在草地上留下渺小的背影。”
黯淡無光的飛鵝說:“爸爸,真是對不起,您希望我是一只蝴蝶,一只穿梭在繁花中的蝶,可是,我只是一只蛾,一只會飛的卻灰撲撲的蛾,我只是花叢中一個匆匆過客。”
苦澀難看的枳說:“土地,真是對不起,您希望我是一只橘子,一只鮮紅可的橘子,可是,我只是一只枳,一只青澀的掛在枝頭的果實,我只能從遠處看著橘子。”
月圓是畫,月缺是詩,陰晴圓缺之中各有神韻,圓月,豐美潤澤,讓人心生無限美好,殘月,彎曲有度,兩條銀弧的一張一合之中,自是蘊含著天地的和諧,數理的玄奧,人生變數的不可捉摸,變幻莫測。看睛空,萬里無云,自然是一種博大的美,看陰雨之天呢?巨大的天幕像巫婆身上詭譎的袍子,陰沉昏暗,好心情被淫雨攪得一團糟,若撐傘在雨中漫步,如何呢?聽雨打芭蕉,吟“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看一看古鎮老街,感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微妙心境,去看一看雨中的小草,是否也“草色遙看近卻無”呢?陰雨天也自有一番別致的情趣。
看古時碑帖,因年代久遠,風雨侵蝕,原本飄逸的字體,卻被磨礪得斑斑駁駁,筆畫破殘,斷斷續續,但書法評論卻說:“雖字體殘破,但氣韻是充盈而完整的。”也許沒了外表一層皇皇的涂飾,內在的筆力和氣韻才會被展露無遺。我們追求完美,只能接受完美的一半,其實這世界正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天一半,地一半;善一半,惡一半;殘缺一半,完美一半;清凈一半,污穢一半。包容殘缺,便擁有了一個完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