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乞丐
兩年前的一天,我在一個公交車站的旁邊看見了兩個乞丐。一個乞丐雙目失明,以賣藝為生;另一個乞丐則是向人們乞討,乞求人們能夠施舍他一些錢。
有一天,媽媽突然問我:如果你有5角錢,你打算給這倆個乞丐中的哪一個?媽媽的話讓我陷入沉思,又讓我回憶起那兩個乞丐:一個乞丐什么都不說,只靠拉二胡得到很少很少的錢;而另一個乞丐,向人們投去哀求的目光,那雙拿錢盒的手和那一聲聲叫喊,又讓我陷入沉思…….
過了一會兒,我對媽媽說:“媽媽,如果我有5角錢,我會選擇給第二個(就是向人們乞求錢的那個)乞丐。”媽媽聽了微笑地說:”為什么你會給第二個乞丐一些錢呢?”“那個人看起來那么可憐。”我說。聽了我的話,媽媽的神情變得嚴肅了:“難道你不認為第二個乞丐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去掙錢嗎?可他卻坐在這里乞討,不勞而獲。而那個靠賣藝為生的人,他拉二胡賣藝,掙來的錢都是經過自己努力勞動得到的,所以我會選擇把錢給第一個乞丐。”媽媽的一席話又讓我陷入沉思:媽媽為什么不把錢給第二個乞丐呢?那個乞丐的訴說那么令人同情,可媽媽偏要給第一個乞丐,難道向人乞討就不能施舍嗎?
有一天我又遇到了一件事,這件事讓我徹底明白了媽媽為什么要把錢給第一個乞丐。
那是一個晴朗的好天氣,我準備去文具店買橡皮,走到一個人群非常多的地方,有一個人突然碰了我一下,然后進入了人群,我再一看那個人,不就是以前的那個乞丐嗎?這個乞丐年輕、身體健康,完全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去勞動,可他卻只想不勞而獲。難道他不想想這樣既害了自己,也傷了那些真心想幫助他的人的心嗎?
這時,媽媽的話又回想到我耳邊,我真想對那些乞丐說:“難道你們就不能靠自己的勞動,去掙真正屬于自己的錢嗎?”
點評:
生活常常會讓我們迷惑,但生活也常常會給我們啟示,只要你善于思考。小作者就是一個在生活中留心并思考的人,文章就是結合自己親眼所見的現象,圍繞“勞與獲”而展開的一個思考過程。作者先緊扣文題,寫了自己“該把五角錢給兩個乞丐中的哪一個”的沉思,接著又寫自己的決定與媽媽截然不同的不解,最后則寫現實給出了自己明確的答案,這個答案恰恰也是一個人生的真諦,更是對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的有力抨擊。
作文,也是在做人。像小作者這樣思考會讓我們剝離事物的表面看到實質,也會讓我們更穩健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