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竹石》有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边@首詩的意思是:牢牢的咬住青山決不放松,根須深深的扎在破裂的巖縫之中。遭受無數的磨難與打擊仍然堅韌不拔,隨你四面八方刮來的什么風。
《竹石》又“題竹石”或“題竹石畫”,寫的是竹。畫面是幾棵翠竹,扎根于巖石當中的縫隙。作者贊美勁竹,抒寫性情,寄寓志趣。詩歌上聯緊扣“咬定”直接描寫翠竹。下聯以狂風摧殘襯托出翠竹的“堅勁”。“還”說明始終不改初衷,矢志不渝,“任爾”表示輕蔑狂風,頑強抗擊。
《竹石》是一首畫言志詩,作者取畫中巖石上的翠竹的“咬定”形象,表現了自我的超凡之氣,抒寫了心中的不屈之志。
比如:我們學校的青竹坡,坡上有十二棵蒼翠欲滴、青削挺拔的翠竹。清晨,竹葉上殘留著幾滴晶瑩的露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好似一顆晶瑩的珍珠。中午,熱辣辣的太陽焦烤著大地,只有翠竹不向毒辣的太陽低頭,在陽光下生氣蓬勃。傍晚,翠竹仍舊挺拔,像一位不知疲乏、努力奮進的少年。
翠竹啊!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