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谷中的謎底》有感
上個星期六我仔細的讀了一篇《山谷中的謎底》。我深有感觸。
這篇課文主要講兩個旅行者揭開了一個始終沒有揭開的山谷之迷。我一看這個題目就有了疑問,這個山谷和別的山谷有什么區別?這個山谷又有什么迷?謎底又是什么呢?我帶著一連串問題進入課文。第一自然段幫我解開了第一個疑問。這個山谷和別的山谷唯一不同的是,這個山谷有一個奇特的景觀。接著往下讀我知道了這個山谷的西坡長滿松、柏、柘、女貞等雜樹,而東坡只有雪松,我把這段話讀了一遍又一遍,啊哈我又在無意中又把第二個疑問解開了。.咦,那么第三個問題會不會隱藏在第二個問題后面呢?我讀著讀著第三個問題也被我征服了。原來東坡的雪比西坡的大,其他樹因為沒有雪松能屈能伸的本領,所以其它的雜樹再東坡沒有存活。那又是什么把其它樹木摧毀的呢?哦,原來是大雪把這些樹催毀的。
這篇文章中有一句話概括了全文,這句話是“對于外界的壓力,我們可以通過正面抗爭去戰勝它,但有時也要向雪松那樣先彎曲一下,作出適當的讓步,以求反彈的機會。”人生的道路何不是這樣呢。比如說,小華的爸爸向鄰居借一下錘子,這位鄰居很吝嗇沒有借。第二天,鄰居向小華家借一下掀鎬,小華的爸爸二話沒說就借給了鄰居。從此以后,這個吝嗇的鄰居就大方。如果因為鄰居沒有借錘子給小華的爸爸,也不借給鄰居,那么他們兩家一定他不和。大家一定見過跑步吧。跑步的人是不是跑起來都彎曲了呢,起跑時是不是也彎曲了呢。總之彎曲就是智慧,并不是屈服和毀滅。
但這個彎曲一定要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