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來的狗兒》讀后感
《漂來的狗兒》讀后感
一個女嬰,躺在一個木盆里。在發大水時,“漂”到了梧桐院里,“漂”到了豁嘴嬸嬸家里。從此,這個女嬰就叫做狗兒。
在梧桐院這個小天地里,狗兒與鄰家中學教師的那群孩子們,成為了朋友。他們玩得上天入地,玩得花樣百出,玩得趣味無窮。聰明但沒有心眼“傻乎乎”的“我”——小愛,“博學” 但膽小的方明亮,和善而出身“高貴”的小兔子,調皮搗蛋的小山和小水,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酷愛<<紅樓夢>>的小妹,有著“貴妃娘娘”的命的“美女”狗兒……
讀著這本書,我仿佛與他們一起在河里撈小魚,在樹下捉知了,在紅衛兵們將縣中的藏書通通燒掉之前,偷回一大堆書,用壓歲錢去小攤上租連環畫看,羨慕那一個個漂亮的芭蕾舞演員……
看著那一個個平凡的普普通通的文字,眨眼間變成一個個活潑的有血有肉的男孩和女孩,我終于感到,什么才是文學,什么才是語言的魅力,也才知道什么才是童年,什么才是自由,什么才是成長。
文章因為有了情感才才會文章生動起來。《漂來的狗兒》這本小說,描寫的盡管是細膩而又瑣碎的情感,還是會讓人喜歡上平凡、平淡的文字,讓人感到文字中流露出的生命的鮮活躍動,讓人感到人間的真情、兒童之間的友情。巴金老先生曾說過:“我寫作不是因為我有才華,而是因為我對我的祖國和人民有無限的愛,我用我的作品來表達這無限的感情。”作者黃蓓佳也正像如此,用愛,來寫愛。
鼓樓區鎮江路小學六年級 葉 昕
簡評:作者的感受與眾不同,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賞析,擷取了文學的精華。你如能抓住文中具體的細節結合自己的體驗來剖析,就會征服更多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