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祖國的脈搏
感受祖國的脈搏——渡江勝利紀念館游記南京市長平路小學 五4班 劉星宇“五一”長假里,我和父親乘車去渡江勝利紀念館游玩。剛一下車,一眼望去,只見有十幾根錯落有致的紅五星長柱猶如一位位寧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佇立在滔滔不絕的長江岸邊。進入正門,腳下踏著一塊塊木板,再向前走,我才恍然大悟——暈是一個木船的造型。爸爸指著船頭,說:“它象征著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勝利與非凡的英雄氣慨。”向左走,便是陳列著當時的電報、報紙、醫藥箱、文件包、密碼箱、電話機等的軍需用品,都非常簡陋,可見當時人了解放軍的生活是那么艱苦。繼續往前走,爸爸邊拉著我講,邊指著墻上掛著的圖畫。他拉著我的袖口,湊到我面前,向我娓娓道來:“中國人了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相繼取得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偉大勝利。在長江以北殲滅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的主力。國民黨反動統治已瀕臨總崩潰的局面,于是他們全部撤往南京,與此同時積極部署所謂的“千里江防”企圖以此阻止人民解放軍繼續南進。爸爸走到一幅油畫前,指著墻上的畫,繼續說道“4月21日,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立即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干凈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于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4月22日2時,中國的百萬雄師在陳毅司令員的領導與指揮下西起九江東北的湖口,東至江蘇省江陰的長達五百公里的戰線上強渡長江。渡江戰役的主力——第二野戰軍與第三野戰軍橫渡大江后,一舉攻破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經過苦心經營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并且乘勝追擊。在陳毅、劉伯承、鄧小平的指揮下,使第二野戰軍和第三野戰軍在最短的時間內,于4月23日晚間,全部占領了蔣家王朝巢穴——國民黨22年來的統治中心南京城,宣告國民黨統治的徹底崩潰。他意味深長地對我說:“在這次的渡江戰役中,有著千千萬萬的將士倒下,但他們百折不饒、解放全中國的信念永不倒下。當時,住在香山雙清別墅的毛澤東主席得悉南京城解放的喜訊后,欣然提筆寫下了《七律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一詩: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我們走著走著,在臨近出口的最后一幅圖停下了,那是現在南京的全景圖。圖上的南京高樓林立,是一個小康社會。然而,現在的幸福安康生活是用什么換來的呢?是用革命英雄的鮮血換來的。而解放全中國靠的又是什么呢?是一種信念,一種解放南京,解放全中國,解放全人民,為祖國而奉獻的信念。我拉闃爸爸的手,凝望著那最后一幅圖。千千萬萬的革命烈士倒下了,但是我們的新中國,新時代,新生活站了起來。他們為祖國,為解放,而奉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在我的生活中,也要奉獻,奉獻……我在不禁意間,想起了一件事:我還記得那是在我上四年級的時候,我去公園植樹。那是在一個春光明媚的一天。我扛著一棵冒出幾片芽的小樹苗和锨鎬,拎著一個大鐵桶,來到公園里一片綠油油的草坪上。小心翼翼地放下了小樹苗和工具后,又拿起锨鎬,奮力地挖出一個小坑,便仰坐在草坪上。“唉,太累了!”我發出了感嘆。可是,我還是堅持著挖出了一個大土坑。于是,我撐著腰,挺直了腰板。我輕輕地把小樹苗放入了土坑之中,再填上土,踩一踩。“哦,齊活!”我跌坐地上。“咦?好象少做了一件事。哦,澆水!”我又一次爬起來,打滿水后,澆在干干的泥土之上。我再次倒了下來——太累了!我心想:身體累,但心不累,因為有了幸福與快樂!這幸福與快樂源于心靈的感嘆,源于為祖國奉獻一點力!我,在公園植下了一棵小樹苗,也在我的心田上植下了一棵永不枯萎的小樹苗!轉眼六十年過去了,我們作為當代少先隊員,應學習前輩精神,發揚光榮傳統。讓我們懷著這份信念,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努力奮斗,把自己的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