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烈士
瞻仰烈士
“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為個人升官發(fā)財而活,那是茍且偷生地活,也可以叫雖生猶死,真比鴻毛還輕。一個人能為了最多數(shù)民眾利益,為了勤勞大眾的利益而死,這是雖死猶生,比泰山還重。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義,死得有價值。”這不由得讓我想起雨花臺烈士紀(jì)念館。
我們來到雨花臺,瞻仰那些“誓死保國為大家,滿腔熱血沃中華。一世忠貞為祖國,笑看升旗紅似花”的烈士。雨花臺的每一寸土地都灑滿了烈士的鮮血,每一滴烈土的鮮血都侵染著顆顆雨花石。
今天來緬懷堅貞不屈的烈士的人不計其數(shù),看著那一座不朽的豐碑矗立在我們的面前,我們在烈士碑前深深憑吊—用無數(shù)鮮血編制成長長的挽聯(lián)。我真想問問先烈們:是什么樣的精神,讓你們那樣忠誠于黨的事業(yè)?是什么樣的力量,鼓舞你們?yōu)榱烁锩,為了同志而不怕犧牲?我在烈士碑前默默思考,啊,我聽見了!我聽見了無數(shù)英烈們把他們心中的秘密向全世界宣告.....
這時腦海中想起了在大革命時期壯烈犧牲,最年輕黨員——石璞。八一暴動前兩天,暴動指揮機關(guān)被敵人發(fā)現(xiàn),南京黨的負(fù)責(zé)人被捕,暴動被迫該在8月底舉行。8月25日,由于叛徒出賣,石璞被捕。石璞被關(guān)押在南京衛(wèi)戌司令部看守所,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他正氣稟然,毫不畏懼,駁得敵人啞口無言,敵人無計可施,殘忍地用鐵條穿過他的手掌將他吊起來毒打,遍體鱗傷的石璞咬著鮮血流淌的嘴唇,對黨的機密一字不吐,沒有絲毫的動搖和屈服。惱羞成怒的敵人逐將他的年齡由17歲改為19歲,判處死刑。1930年9月4日。石璞一路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打倒國民黨反動派”等口號,血染雨花臺,英勇就義,年僅17歲。
現(xiàn)在的煙雨樓,天明水凈,楊柳依依,是無數(shù)先輩們的拋灑熱血,是無數(shù)先烈們得勇敢犧牲換來的。歷史滄桑,煙雨茫茫,撫欄回望時,我們總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前世不忘,后事之師”。同學(xué)們,讓我們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洗滌靈魂,堅定意志,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奮發(fā)努力吧!珍惜今天擁有的一切,踏著英烈們的足跡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