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
說起廉潔,又讓我想起了四年級所學的《公儀休拒收禮物》一課,這種精神非常可貴。
公儀休正和學生子明說自己很喜歡吃魚,過了一會兒,某大夫的一位管家送來兩條大鯉魚,說是主子吩咐,送給公儀休大人補補身子;公儀休見了,忙忙搖手說:“不了,謝謝你家大人的盛情,我一聞到魚的腥味就想嘔吐,請你務必轉告你家大人。”管家走后,子明不解地問公儀休“老師,您不是很喜歡吃魚的嗎?有人送魚來,您又不要,這是為什么呢?”公儀休語重心長的說:“正因為我喜歡吃魚,所以才不能收這份禮。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魚,那就要按人家的意思辦事,這樣難免要違犯國家的法紀。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還吃的上魚嗎?現在想吃魚就自己去買,不是一直有魚吃嗎?”子明聽了,恍然大悟。
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清正的,向秦檜這樣的奸臣,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害死了帶兵出征的首領岳飛,從中得到報酬,使自己的國家消亡。換一個角度來想一想,如果秦檜不受賄不害死岳飛,而是協助岳飛保衛祖國江山,那后果大不一樣。
這就跟現實生活中的小偷一樣。你偷了東西,可能會被警察捕獲,受到處罰,如果短時沒被捕獲,就可能會犯更大的法,最終結果是做牢;還不如不拿不義之財,做一個清正的人。財富要靠自己雙手去創造。
清正廉潔是一種品質,是一種精神;從我做起做一個清正廉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