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八榮八恥”
胡錦濤爺爺于2006年3月4日,在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民盟、民進聯組會上,親切看望各位委員,并參加了他們的討論,第一次提出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
這“八榮八恥”在當前確實有很強針對性,應該作為我們每個青少年的信條來奉行。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風氣是社會主義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社會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是我們青少年的強烈愿望。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社會要全面發展,應當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協調進行。社會風氣的好壞,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設,必須以正確的價值觀為指導。這“八榮八恥”分清了什么是善惡美丑,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不能好事不香壞事不臭;體現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涵,它充分發揮文化啟迪思想、陶冶情操、傳授知識、鼓舞人心的積極作用;倡導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有利于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和發展;賦予了青少年新的人生信條,有利于帶動我們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同時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鮮明導向。
中央黨校《學習時報》第326期報道,2004年我國公車消費財政資源4085億元,1999年干部公費出國消耗財政費用達3000億元,全國一年的公款吃喝在2000億元以上,三者相加總數高達9000億元以上,如果按3萬億元財政收入計算,幾乎接近于它的三分之一。這不由讓我們深深反思,這樣巨額的支出怎能積極有效的把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國家推向世界的最前沿?
我們的學校生活中目前缺少這樣一種榮辱分明的信仰。這八句話及時明確地告訴我們何為榮,何為恥;知榮則必為之,知辱則切不可為。‘八榮八恥’都是身邊能做的事情,它不僅是我們基本的行為、道德準則,也是我們心靈的準則。
有這樣一首童謠:你拍一,我拍一,八榮八恥要明晰。 你拍二,我拍二,愛國愛校愛伙伴。你拍三,我拍三,服務人民記心間。 你拍四,我拍四,崇尚科學立大志。 你拍五,我拍五,團結友愛講互助。 你拍六,我拍六,做事誠實不能丟。 你拍七,我拍七,參加勞動要積極。你拍八,我拍八,自覺遵紀又守法。 你拍九,我拍九,克服困難爭上游。 你拍十,我拍十,知曉榮辱會做事。這首童謠以一種瑯瑯上口、好記的童謠形勢把“八榮八恥”這一重要觀念給我們闡述明白。這首童謠將會一直在校園中督促我們分清榮辱是非。
胡錦濤爺爺提出的“八榮八恥”,非常具體地指明了每一個社會主義公民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我們小學生是民族的未來,更應該樹立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觀念,樹立遠大理想。今后,我要用“八榮八恥”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愛祖國、愛科學、愛集體、愛公物、愛親人、愛同學、愛自然、愛勞動、愛鍛煉,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多給紅領巾增光添彩,立志做合格小公民!
關心體現在生活的細枝末節中,一份關心、一聲問候、一把攙扶、一片誠摯,都是責任都是美德。體現在生活中,互相團結,互相愛戴,互相尊重,營造和諧的氣氛,打造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
讀書時代多多少少都受過“榮恥”的教育,但教育過后能有多少人會牢記在心?光有標尺還不夠,需要配套懲罰措施,這就有待誠信制度的快速出臺。否則落不到實處,違反者照樣招搖過市,毫無公道可言,更讓人寒心。到時候,我們不必費口舌為正義公平去呼吁去吶喊了,誰要違反就付出代價,說一不二,在鐵的制度面前,想大肆撒野的人也會收斂。
在我們的生活周邊,就有數個榮恥的典例:一些小商小販為謀取更多的利益,不惜用 “敗絮果籃” 來欺騙消費者。這樣的 “敗絮果籃”損人利己,雖然贏得了眼前一絲蠅頭小利,但缺失去了誠信。 宰一個算一個,賺一次是一次,這也許是不道德水果商販的“小聰明”。然而“損招”經營,不講“商德”只會自絕后路。在取得這種不道德的利益時,這些小商小販無形中卻丟失了一個人最基本的準則——廉恥。
只要你做了、我做了、大家都做了,好的社會風氣就會形成,民族精神就會發揚光大。我們這個前進中的中國也一定會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