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好處
宋炎澤
書可以讓人們了解知識;書也可以使人們在學習中獨占鰲頭!(開門見山開頭,直接引出下文。)
書之妙數(shù)不勝數(shù):第一可以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其次能夠陶治情操,培養(yǎng)興趣;最后提高寫作水平,培養(yǎng)人文情懷。(議論過渡,將讀書的意義闡明。)
我讀了《吶喊》,體會到封建社會的無情;讀過《巴黎圣母院》,明白了人類的善惡兩面;讀完《城南舊事》,了解一個孩子的天真淳樸;讀著《老人與海》,知道即使是泯滅的星也會頑強斗爭。(排比句運用的非常好,使文章顯得大氣,值得借鑒。)
讀書不應該盲目隨意去讀。應該選擇給人以啟迪教育意義深遠的書來讀,這樣的書才是好書。讀書要精雕細琢,像喝茶一樣去細細品味,每個字都去認真研究,如此才會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讀書猶如登山,會讀書就一覽眾山小;讀書又仿佛磨刀,時間越長越好;讀書好比挖礦,只有挖到底才會成功!(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寫的形象生動而又富有韻味,值得借鑒。)
愛書需要看書專心致志,才能吸取知識;無心讀書者看書走馬觀花,一掃了之。二者相比,前者甚佳。我的觀點王梓坤先生足以證明:“讀書時要深思多問。只讀而不想,就會人云亦云,淪為書本的奴隸;或走馬觀花中,所獲甚微。”(引用論證,恰到好處,畫龍點睛。)
世界文豪高爾基愛書如命,有一次家中失火,他首先抱起書籍,不顧及其他。為搶救書籍險些被燒死。由此,伽利略好奇善問終成物理學家;聞一多讀書成癮,一讀便“醉”;毛澤東更是動筆讀書常作批注。(舉例論證,典型有力。)
所以,我們只有多讀書,讀好書,從此愛上書籍,才能在書的世界里漫游,學會用知識改變一切!(感召式結尾,升華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