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雞蛋
上課鈴聲剛響,沈老師便拿著幾個雞蛋走進教室,神秘地對我們說:“待會兒我們做個實驗!”“實驗!”同學們聽了,眼睛瞬間一亮。“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第7課,認真讀讀課文。”哦,原來,這個實驗與課文有關。為了讓同學們更加了解課文,老師特地找來幾個雞蛋,讓我們親自動手實驗。
“誰愿先來試一試?”老師晃了晃右手中的雞蛋。教室里立刻炸開了鍋,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起了手。沈老師先叫了一個小個子女生金李月。只見她右手橫握雞蛋,使勁地捏,可是雞蛋完好無損。怎么回事?金李月一邊跺腳,一邊加大力氣使勁捏。大家緊盯她手中的雞蛋,目光一刻也沒離開過。“加油啊!”我在心底默默地吶喊。僵持了一會兒,金李月便沒有力氣了。其他同學大聲嚷起來:“我來!我來!……”沈老師又叫上一個力氣略大的男生於明哲,可是,任憑他百般努力,還是沒能把雞蛋捏碎。
輪到班上力氣最大的人——林源出馬了。林源瞧了一眼小小的雞蛋:“哼,不就一個雞蛋嗎?我肯定能捏碎。”于是,他滿懷自信地走上講臺。起初,他握著雞蛋,只是微微用力。漸漸地,他用的勁越來越大,臉漲得通紅,牙關咬緊,眉頭皺成一團,眼睛瞪得老大,身子時而后仰,時而前傾……隨著他的動作,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口。可是,這雞蛋好似穿了一件厚厚的盔甲,無論怎么用力,它都紋絲不動。“哎!我怎么連個雞蛋都捏不碎呢?”林源邊走邊嘀咕。“哎呀!連大力士都捏不碎,到底怎么回事呢?”大家一個個疑惑不解。
望著大家束手無策的樣子,沈老師終于為我們解開了謎底。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可以承受那么大的壓力,是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這種結構,叫“薄殼結構”。后來,建筑師根據“薄殼結構”的特點,設計了許多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筑物,如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等,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頂都采用了這種“薄殼結構”。
沈老師語重心長地說:“自然界的很多生物,都是我們的老師,只要我們平時細心觀察,認真思考,用心發現,一定能探知大自然的無窮奧秘!”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