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秋游去》優秀作文5篇
走,秋游去
向辰
秋風送爽,在金黃的落葉飄舞之時,我們來到了龍泉山教育基地秋游。
這次秋游很有趣,讓我真正體會到在自然中放飛心靈的感覺。乘車時的聊天、秋日的田園風景、野餐的歡笑……這一切都留下秋游的美好回憶。不過最精彩的“節目”還是挖紅薯,因紅薯俗稱“苕”,同學們搞怪引申,將挖紅薯戲稱為挖“笨蛋”。
穿過雜草掩著的小路,我們來到挖“笨蛋”的地方。人好多啊!除了我們全校師生,還有許多別的學校的人,幼兒園的寶寶、中學的哥哥姐姐……他們都拿著鏟子、樹枝、石頭等東西,掘地三尺挖“笨蛋”,他們的臉上流著汗水、身上粘上了泥土,不時某處傳來叫喊:“我挖到了!”“這里又有一個!”……
我撿起一根粗樹枝,在挖之前仔細將這片土地打量了一番。紅色的土地并不松軟濕潤,但有種說不上來的親切感和清香。墨綠的藤條無規則的散在這紅土地上,有的糾成一團,有的搭在石上,無數只腳踩過它們,有的地方硬朗,有的地方軟而無水份,不知它們那沒規矩的樣子下,藏著多少可愛的“笨蛋”呢?有多大呢?是什么形狀的呢?有多深呢?我無從得知。土地并不是平整的,而是凹凸不平的,土地上被挖了一些坑,這些坑有的深有的淺,在坑的四周有些被人丟下的石頭和粗細不等的樹枝,挖出的紅土時而整塊出現、時而如細沙般散亂著堆在一起,仿佛抽象的雕塑藝術。
好吧!開挖!我找到個沒人挖過的地方,扒開那發黑的軟藤,用樹枝挖起來。真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系在背包上的外套都快垂到地上了,額上的劉海半遮著眼睛,沒多久,我的襯衫便汗濕了。“快快快!是個不小的家伙!余老師,我們挖到了!”幾個同學跑向老師,手上捧著我們班挖到的第一個“笨蛋”,將它扔進我“捐”給班上的塑料袋里。一會兒,又有同學挖到了……
不行,我不能落后!我咬了咬牙,甩了甩頭發,也開始埋頭苦干……和煦的風吹過地邊的一片黑色藤蔓和黃色雜草,草一叢一叢地擺動,但仍讓人感覺似乎缺少點生命的活力。突然,一只很小的墨綠色青蛙出現在一堆爛藤上,無聲息的吸引了我的注意。我想抓住它,但又不敢。這時,小小的青蛙跳了一個完美的弧度,幾秒后又一跳一跳的消失在那雜亂的黃草中,我連叫都來不及,它就消失在視線中。是我眼花了嗎?不,那不是我眼花了,剛才我真真切切的看到了它!這種干干的地方怎么會有這么小的青蛙呢?沒準我是最先看見它的,我不由得意了起來……
不久,我的第一個很小的“笨蛋”也出土了,“挖到了”的歡呼聲快樂地流淌在這片土地上方。
這次秋游最讓我興奮的就是——我終于粘上了大自然的土!這土多么可愛啊!多么芳香啊!那粘在我的手上、身上、甚至頭上的哪是土!它是生命與自由,是孩子們被陳封了許久的天性啊……
走,秋游去
張汶文 XX年10月21日,同學們背著零食,拿著mp5,帶著激情,踏上了去往龍泉山的漫漫路上……龍泉山下,云海之上
來到龍泉山,放眼望去,數不盡寺廟矗立眼前。遠處,云霧繚繞著一座座此起彼伏的山。天空呈現出青灰色,隱約看到身邊也有一層薄霧,可伸手一揮便消失了。記得我寫過:“海是倒過來的天”,而此時此刻,置身于此景,恍惚中,我猶如一只水龍,在這逍遙云端中游蕩……
“同學們,跟我來!”,導游打斷了我的幻想。我們跟隨者導游,來到了昭君妃墓。
墓地很高,磚瓦似乎有些松動。墓門很小,從外面看,墓內一片漆黑,讓人不禁毛骨悚然。盡管如此,同學們仍爭先恐后鉆進墓門。
但,當那個先鉆進去的小個子男孩出來時,他掃興地搖搖頭:里面一片漆黑,什么也沒有。最后,大家不歡而散,還有的抱怨“什么都沒有,無聊”。
離開昭君妃墓時,我不禁回望了一眼,心中泛起一絲波動:
倘若昭君不被朱楨王看中,恐怕到死也只是個賣花女;即便她有幸當了王妃,卻被天下繁事與后宮勾心斗角折磨的痛苦不堪,終因病痛穿肚而逝,這也許真應了那句老話——紅顏薄命……
看風景
歡聲笑語中,結束了愉快的野餐。
在導游的引導下,我們來到了一片“苕地”!
導游讓我們自己尋找工具,挖紅薯。言罷,同學們立刻開始忙活起來。
“挖到了!”那邊的同學一聲驚呼,便看見兩個胖乎乎的紅薯進了余老師手中的袋子。
眼看同學們個個戰果累累,我可不能落后!于是,我再次換了個地方,開始動手挖起來。
這土可真硬!我連續找來五根樹枝都光榮“負傷了”。無奈之下,我只好找來一個拳頭大小,帶著個棱角的石頭,一點一點地琢土。
可是,無論我怎么挖,就是挖不到底,更是看不到紅薯的影子!
再次無奈,我只好放棄這個大坑,換另外一個地方開挖。
大約過了五分鐘后,我隱約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紅薯的白肚皮慢慢露出來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費力挖了半天,終于修成了正果——呃?——不足一個修正帶那么大的紅薯。不過,我還是挺高興的!
為挖紅薯蹲了好長時間,我終于站起來了。
掃視四周,大家仍在辛苦的勞作著,我不禁有些莫名的感動。
風淡淡的,云淡淡的,霧淡淡的,可是,我們臉上的笑意卻是濃濃的。余老師看著同學們圍成一堆開心地談論著自己是怎樣把紅薯挖出來的,她也不禁笑了;劉老師帶著燦爛的笑容幫助同學們挖,忙得不亦樂乎;同學們望著自己一袋子的戰利品,自豪地歡笑著。一時間,我豁然發覺,“笑”才是這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返回途中,有同學問我,剛才挖紅薯時我是不是在發呆。我啞然失笑,哪敢發呆,我是在看風景呢。是的,我是在看風景——
看上天賜予我們美麗富饒的大自然,看那片紅薯地上,一片和諧的美好景象,看這萬物欣欣向榮,生活又是如此的多姿多彩……
秋游結束了,可我們要看到風景還有許多,也可能會錯過一些,但最終卻一定能收獲更多。
碧空蒼蒼,天意茫茫,龍泉之旅,意味深長……
走,秋游去 楊睿佳今天,我們去了龍泉山教育基地——別誤會,我們可是來秋游的。這次秋游總體來說可能有點平淡,但是,在平淡中也不乏精彩。因為。我們此開展了一項活動——挖紅薯!
先開始,我們都不知道有這項活動,望著自己白白凈凈的手,又抬頭看看熱火朝天的場面,心里癢癢的,卻又不知如何下手。“哇!好大一個!”一男生激動地捧起了一個超大的白薯。此時,本姑娘的小宇宙爆發了,“怕什么怕,用石頭!”,我到附近找來一個尖尖的石頭。哈哈,挖薯法寶有啦!
我拿著石頭東挖挖,西找找,盲目地翻來翻去(囧),在周圍那一個個,一堆堆挖到寶的人里,我顯得十分弱小。我急了,火了,手上的泥巴也更多了!我挖挖挖!我對著一個小土包就一陣狂挖。“錯了錯了!”一位體育教師上前來:“應該找根多的凹下部位,就比如——”他指向了一個地方。我上前一看:這些根都是被拔出來的,天知道它們連著哪兒的紅薯!不過,我還是找了一個凹下部位,挖了起來。挖了半天,什么也沒挖到,唉,首戰失利。
我無耐地轉來轉去,時不時用腳踢一下地,本想借踢地之舉好好發泄一下,可卻差點兒摔了一跤。我惱火地轉過頭,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東西在跟我做對,這一看,頓時讓我的兩眼出放光來:“神呀!”知道我看見什么了嗎?一個長長的根,正直直地插入地下!如果我順著根挖,那么,一定會挖到一個巨大的紅薯!
我興奮地、卯足了勁兒地用石頭在土里又敲又挖又打,把地挖出了一個大坑。紅薯已經露出頭來了,可它的身體似乎還在很深的地方。我又用石頭繼續擴大范圍,結果給我帶來了更大的驚喜:旁邊還有一個!雙喜臨門呀!我大叫:“有人嗎?快來幫忙呀!”一聽這話,做“義工”的張明宇和王梓煜馬上跑來,幫忙挖紅薯。“呀嘿喲呀呀嘿喲……”終于,兩個紅薯都挖出來了,我還把那個小一點的送給了張明宇他們,雖然紅薯的塊頭都不大,但心里美滋滋的。
好開心喲!
走,秋游去 陳愷哲
走,跟著紅小出發,我們去秋游。如果想知道這次秋游的所見所聞所感,一定要跟著我們一起參觀喲!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舟車勞頓,同學們的好奇心已被困倦打消掉了許多,所以上午興致不高,只參觀了一些靜態景觀。
上午12時左右,同學們開始集體野餐和做一些游戲到1點半,我們又踏上了新的“征途”。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休整,同學們又精神百倍。經過廟里的神龜后,我們來到了今天最有趣的地方——“紅薯地瓜大總部”。挖紅薯的過程雖艱辛,但非常有趣呢: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滿地”的人海,有的拿鍋鏟,有的拿鐵鍬,沒有“武器”的人連路旁的粗壯樹枝也沒有放過。我也馬上投入“戰斗”——拿著玩具劍對著小土坡就是一陣亂捅,弄了半天,地瓜沒挖著,卻搞得全身都是泥土。
“這樣亂挖一通,就算有地瓜,也會被我捅成粉末!不如。。。。。。”正在苦思冪想中,我瞟了一眼地上那一大團一大團的藤蔓,“好!有主意了——順藤摸瓜吧!否則這藤蔓是從哪來的,肯定不會是憑空出現的吧!”
但拉了半天,難題又來了:地瓜由于太少,能與藤蔓連起來的肯定也不多呀!瞅見有一塊土地人非常少,“去那肯定找的到!”我開心地想。
果然,藤蔓牽引出了一個“大塊頭”,我將它旁邊的土松了又松,恨不得潑了一瓶水,才把它挖出了大半個,可能由于太激動,也可能由于太緊張,我直接用手把它拔了出來,可是它的上半身與下半身已經永久分開了。。。。。。,雖然沒有挖出完整的、大大的地瓜,但卻收獲了凡事不能急,欲速則不達的寶貴的人生經驗。
這次秋游是愉快的,既增加了同學之間的友情,又增進了師生的心的距離,更讓同學們在實踐中獲得人生經驗,從而獲得了人生中又一次難以忘懷的經歷!
走,秋游去馮佩楠秋游是令人憧憬和向往的,特別是對我們小學生來說,秋游是非常好玩的。因為秋游時可以和好朋友們一起探索大自然,體會生活。今天對于我們學校的同學們來說是個好日子,因為,學校將要組織我們到龍泉山風景區參觀游覽。幾天前,我們得知周五要去秋游,我們大家又驚又喜,很早就把食物準備好,將小組分好并且商量好每個人要帶的東西。甚至有的同學為此興奮得晚上睡不著覺。可見,“秋游”對我們的吸引力有多大!千等萬等,總算是等到周五了。我頭一天很早就睡覺了,為的就是能有比較好的精神狀態迎接今天的秋游。早上,枕邊的鬧鐘一響,我立刻從床上爬起來,迅速穿好衣服,背上早就準備好了的書包,奔向學校。同學們你一群、我一伙,興致勃勃地猜想著今天秋游的地點、景物和具體的活動,大家的眼睛里充滿了快樂、期盼。在學校等待了一個多小時后,我們終于出發了,我們帶著秋天的氣息出發了,來到了山清水秀的龍泉山,因為我們到達時已經接近中午10點鐘,我們只能走馬觀花地參觀了兩個楚國的古墓后,就開始進行野餐了。這次春游中,最有趣的項目就是讓我們經受了從未有過的鍛煉——挖紅薯。我們一聽可以挖吃的,立刻便來了勁兒了,快速地來到了紅薯地里。我本以為會很好挖。可經過實踐后才知道,原來挖紅薯是這艱難啊!我們看著這片紅土地,很難相信這地下會有紅薯,更不知道該從哪里下手,而且,紅薯的藤都被抽了,只有雜亂無章的莖散落在地上,簡直沒辦法去找紅薯,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不知怎么辦才好。開始挖紅薯了,我們都各自找到一塊地。我用手開始挖,有的同學則撿到了剛才那一波同學挖紅薯的工具,挖的 很輕松。而我們這些用手挖的人呢?只能忍著疼痛,努力地趴土。突然,不知是誰往我這兒扔了一根粗樹枝真是雪中送炭啊!我連忙抬頭看,卻發現大家都在埋頭忙自己的。我心里對這個默默幫助我的“無名英雄”充滿了感激。于是,我連忙拿起這個“寶貴”的工具,繼續挖。挖了大約兩分米時,我終于看到了一個紅色的皮子若隱若現,便加快進度很勁挖。漸漸地,那塊“紅皮子”越來越大了,興奮得我迫不及待地把手伸進去,一把把它拉了出來。這個紅薯雖然不大,但這也是我第一次獲得的勞動成果呀!我越來越有干勁了,拿起樹枝,奮力地向地面挖去,挖著挖著,我又看到一個紅薯了,于是我很小心地繼續著,那紅薯露出了很大一片,比剛才那個大多了,像一個大葫蘆。正在這時,我們班的一位同學正好從我身旁路過,看到了我的“大葫蘆”便又叫來了許多人,一起來挖這個紅薯。大家決定,一定要齊心協力地把這個“大葫蘆”弄出來。可是沒想到這個“葫蘆”不但大而且埋得深,越挖感到“葫蘆”越大。我們怕傷到它,便擴張了很多土地,這時,大家也七嘴八舌地紛紛出主意:有的說,用水澆一澆試試;有的說,從各個方向都挖一挖試試看;甚至還有的說,拿火烤一烤試試看······終于,經過一番爭論,我們還是決定用“水攻”最后,我們終于費盡千辛萬苦把那個“巨型葫蘆”挖出來了,大家的齊聲歡呼,非常開心。雖然大家手里都還有淤泥,但我們都為我們的勞動成果而歡呼著。快樂且辛苦的秋游在我們互相展示勞動成果的同時結束了。我覺得這次秋游非常有意義,我們也有幸體會了一下農民伯伯勞動的艱辛,同時,也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食物了。所以,我決心以后再也不浪費糧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