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作文第二單元作文:陜西——我的第二故鄉
呂胡楊
我的爸爸生在陜西,長在陜西,是土生土長的陜西人,所以那里成了我的第二故鄉。
爸爸的老家只是一個小山村,沒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沒有美麗的公園,也沒有寬闊的馬路,可是,我卻對它充滿了深厚的感情,每次回老家,我都不想回來。
那是一個充滿鄉村味的地方。
小鄉村,沒有大學城那么氣派,比不上西湖的秀山秀水,更沒有漂亮的別墅,整潔的街道。那只是一個快被世人遺忘的小村落。可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像磁石一般吸引著我。
爺爺家的房前有個大大的院子,房后種了各種水果樹,梨樹、蘋果樹、大棗樹,可熱鬧了。我跟著爺爺,來到了果實累累的果園,金黃色的梨,紅彤彤的蘋果,像極了農民豐收時的笑臉。我爬上爺爺寬闊的肩,摘下一個紅彤彤的蘋果,洗都沒洗就咬了下去。“好甜!”爺爺露出陽光般的笑臉!
那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
我前腳剛進門,奶奶就端著一大筐的蘋果出來了,原來奶奶一聽到我要來,早就采好了果子。看到我,就急著獻寶似的拿出來給我吃。聽說我喜歡吃面條,奶奶馬上動手給我做手工面條——哨子面。
鄰居們聽說我來了,紛紛把家里的拿手好菜端來給我吃,還熱情地說:“楊楊啊,幾年沒見,怎么瘦了,來,多吃點,有營養。”最后,大家端來的食物太多了,我也吃不完,于是奶奶搬出大桌子,請左鄰右舍的人一起來吃飯,大家邊吃邊聊,其樂融融。
那是一個有各色小吃的地方。
去了陜西,怎能不品嘗下純正的陜西小吃呢?我奶奶就是個做美食的高手,每天早晨,我一個鯉魚打挺坐起來,穿好衣服褲子,屁顛屁顛地找奶奶要涼皮吃。奶奶也是樂呵呵的。不一會兒,一碗涼皮就出爐了,我聞著香味,拿起筷子,立馬狼吞虎咽吃起來。奶奶見我這幅饞貓樣,蒼老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
到了午飯時間,奶奶又做了很多好吃的,哨子面、肉夾饃、羊肉泡饃、貓耳朵,還有美味可口的小菜和清湯,看得我兩眼直發綠,差點流下口水。我不顧一切地拿起筷子,噼里啪啦地吃起來,等到我吃撐了,抬起頭來時,才發現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直愣愣地看著我,不禁哈哈大笑。連兩歲的小弟弟也拍著小手,嘟著小嘴“嘻嘻”地笑著。整個家都沉浸在一片歡樂喜慶中。
告訴你,餐桌上做小吃的面粉都是奶奶辛辛苦苦用石磨磨出來的,現做現吃,比街頭的小吃美味多了。
我吃過很多小吃,可沒有哪一種比老家的小吃更美味的。只要一想起那里的小吃,我的饞蟲便會爬出來。
有多久沒回老家了,爺爺奶奶我又想你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