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了牛糞的秘密
五年級學生 趙思語
在五歲那年,爸爸媽媽帶我到群山環繞的西藏玩。
清晨,我從蒙古包里出來,那霞光,起初只是在暗藍色的天幕上,掀開了一條金色的裂縫,后來這些裂縫變得越來越大,霞光中,小溪叮咚、鳥雀鳴囀、魚群嬉戲;霞光中,露珠晶瑩、綠葉滴翠、花苞兒含笑;霞光中,雞鴨撲翅,牛羊撒歡,炊煙裊裊,藏人歡笑……一眼望去,景色真美!
哦?那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牧人是在干什么呢?手里鏟的黑乎乎、稀噠噠的是什么?拿著這厭煩的東西用來干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我決定:要去探究探究,解決這些問題。
我立馬跑去,開始今天的大偵探。
牧人到底在干嗎?我看到了:牧人在用一只手抓著鏟子,另一只手用無蓋的硬紙板盒,把一坨東西,用鏟子鏟到盒子里。
我好奇的問牧人,鏟子鏟到盒子里的東西是什么?牧人說:“這個東西啊!是我們在西藏生活的人們必須要用的東西,這東西就叫牛糞。”我一邊聽一邊想:糞是啥呀?為什么這么惡心呢?而且過個兩三天就要來撿拾一些。雖然牧人講得很慢了,用極其簡單的語言給我講述,我依然還是不怎么懂。
那牛糞用來干啥呀?接著我又聽牧人敘述:牛糞晾干后用處可大了,我們用它生火、取暖、做飯、燒開水,沒有它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沒有辦法啊,就像城里做飯的天然氣一樣,我恍然大悟,原來城里人覺得很臟的牛糞,在牧民的地方有如此大的作用,如果沒有來到這里我真的不知道。
回到蒙古包里,我拿出字典查閱才知道,牛糞是指牛的便便。在西藏,我不僅知道了牛糞的大作用,還學到了更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