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師益友
在成長的道路上,老師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知識,也陪著我們走完了自己的路,但沒有拘束我們的理想。還有同學們,朋友們,和我們最為親密,雖然有時會斗嘴傷了和氣,但最后還是會和好的。另外,我們也可以從朋友身上汲取他的長處,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制定目標,揚長避短......我們所謂的“朋友”,不是酒肉朋友,而是可以指出你的缺點的人。
朋友這個詞是最常用的,但又有幾個人認識真正的朋友呢?這個暑假,我很幸運,找到了一位忠誠、樸素的朋友。
在張老師寫字那里,不知是什么時候起,我認識了一位叫“黃彬高”的朋友,盡管他比我大4歲,但不管怎樣,朋友都不是物以類聚的,而是投其所好,就這樣,我們成了朋友。
我們在一起寫字,一起玩,不離不散,他從來沒有不理睬我過,除了上課,他是“益友”,和我競爭,他的字也很不錯,所以我們不相上下,但同時也要在競爭中合作,他給我制定目標,沒達到也沒關系,完全是一種“柔性”安排,他就是想讓我一點一滴的進步,跨過他的終點線。又柔中帶剛,軟硬兼施,讓我感慨萬千,怪不得李白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朋友之間的感情是什么也無法拆散的,我現在很感激他,也同時佩服自己,有了個那么好的朋友。他還告訴我,他的理想,我們互相傾吐自己想說的話。有個朋友真好!
不管是什么時候,“益友”固然重要,但我們忠于固執己見,不聽朋友的勸告,就算是博覽群書、道德良好的益友,又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