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相見不如懷念
煙臺的那五年,也許多年后回望這段時光,也只是一小段有關(guān)青春的日子,沉淀在心底的某個地方,偶爾被一些所見所聞驚起,才會想到,離別已久,別來無恙。
初逢
大學(xué)開學(xué)前一天的早上,我隨著父親拿著大大小小的行李,風塵仆仆的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城市,剛出車站,見到的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城市模樣——破舊的車站,擁擠的街道,烈日下的燥熱。很快姐姐和表哥就來了,隨后打車一起去了我從那兒一呆就是四年的魯東大學(xué),出租車翻過了一座山頭,魯東大學(xué)那標志性的紅頂樓尖便冒了出來,大學(xué)到了,煙臺的生活,就此開始。
城市的初體驗
大學(xué)生活開始,除了這個熱鬧而又新鮮的大學(xué)校園,大海是我另一個牽掛,來煙臺當晚就去了海邊,那個晚上的黑漆漆的第一海水浴場,除了腥氣和咸味,沒有其他的感覺。以后的日子,南大街、一浴、塔山、西炮臺、養(yǎng)馬島、煙大、南山公園、煙臺山、芝罘島、金沙灘……那時候,周末和假期都是有地方出去玩的,煙臺當年給予的一切,是現(xiàn)在臨沂遠遠不能給的。不僅僅大海,煙臺的小吃,煙臺的方言,煙臺那略帶咸味的空氣,以及夏日涼爽的空氣,冬季漫長的雪期,都是現(xiàn)在的生活中不會有的,這些都是我懷念的原因。作為一個農(nóng)村山里的孩子,煙臺是我第一個正了八經(jīng)生活的城市,這些,都是現(xiàn)在的臨沂比不了的。
習慣與歸屬感
煙臺的第一個半年結(jié)束的時候,回到平邑,下了火車,來接我的表哥提醒我,回老家就要說家鄉(xiāng)話了,突然才感覺,自己真的被煙臺改變了,以后每次假期結(jié)束回煙臺,都喜歡用這個“回”字,歸屬感也許從此而來。煙臺有自己的親姐姐,有表哥,有著滿校園的新同學(xué)新朋友,還有幾個要好的高中同學(xué),除了家鄉(xiāng),從此這里成了我第二個牽掛,大學(xué)生活、城市生活,一切關(guān)于18-23歲的青春記憶,都從這里開始。
畢業(yè)、工作、愛情
四年的大學(xué)結(jié)束,我和很多同學(xué)選擇一樣——留在煙臺。再經(jīng)過無數(shù)個面試、換了兩個工作后,終于第三份工作,安穩(wěn)的留了下來。工作單位是駐煙的辦事處,總部是臨沂,也就是現(xiàn)在的公司,當時的鼠標一動,也許就注定了以后的生活,以后的城市。
搬離校園,和同事合租了南大街與毓祥街的11號住宅樓5樓,上班是在市長大廈1620室,兩點一線,凝聚了我從那以后一年多的生活,市長大廈、南洪街、南大街、深港電影城、幸福時光ktv、藍白快餐、甚至那個劉阿婆涼菜,都是煙臺最后留給我的印記。那時候的同事,都是我現(xiàn)在生活中最好的朋友,還有后來的合租室友,一個微胖白皙的女孩,以及那個鴻麗廣場、深港電影城,,都是我銘記到心的愛情記憶。
離別與牽掛
XX年6月,工作變動,以及家庭的原因,都要求我必須回到離家更近的臨沂上班,也曾想到會離開,沒想到會有那么的快,一旦決定下來,離開只是倒計時。離開之前,獨自一人來海邊坐了很久,夜晚安靜的大海,聽著我自言自語的告別,然后告別了朋友和同事之后,收拾行李,來到了臨沂,一直到現(xiàn)在。
在臨沂,沒有了大海,沒有了涼爽的空氣,沒有了朝夕相伴的朋友,陌生的城市,一點點的適應(yīng)著。努力不讓自己想念煙臺,只怕自己會后悔當初的決定。那段時間,恰逢北京青年熱播,看著電視劇上熟悉的煙臺、熟悉的一切,想念再也壓抑不住。便有了回去看看的想法,但沒有說走就走的勇氣,沒想到一拖,就是一年多。
重逢與再見
XX年10月1日,重逢在一年零三個月之后。下了火車,激動的難以自抑,呼吸著熟悉的海腥味,走在經(jīng)常走過的路上,先打車去了以前工作的地方,然后再去母校旁邊住了下來。第二天上午,去了海邊和南洪街轉(zhuǎn)了一遍,下午去找了在煙臺的大學(xué)舍友,晚上和同學(xué)網(wǎng)吧玩到十二點,第二天早上就坐車再次離開了這個無比熟悉的煙臺。直到現(xiàn)在,又是快一年過去了,隨著我在臨沂逐漸的安定,煙臺慢慢成了回憶,一個這輩子也只能作為過客的城市。煙臺,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