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新世紀的小皇帝
營山雙河中學高二2班 段海燕
曾經有這樣一則報道:
在上海某大學學生在給父母的元旦平安信中這樣說:“媽媽,我最近錢又快沒了,請你們無論如何快寄些錢來,還要加急快匯……。”
讀完此信,不禁令我感慨萬分。不知這到底是一封問候信還是一張催款單呢?長輩們總說:我們九零后是養在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任何的挫折。針對極個別的來說,或許這有一點言過其實了,但是卻道出了事態的嚴重性。
在當代社會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是當代中國青少年很大一部分的重要缺點。報道中的那位大學生就是如此。已是大學生,卻依然把父母看成是最大的依賴,依然缺乏艱苦創新的精神。朋友,如果你的父母遭遇了同樣的境況,走投無路,難以度日的地步,那么他們又應該怎么做呢?是放棄還是繼續走下去?
清華大學是每個學子都向往的天堂。不僅因為它的著名,在那里尖子云集,教學設備完美,環境更是優雅。古老而端莊的清華門,似乎從那里踏出來就在向世界證明“我是一個強者”。然而在這神圣的地方,一個女孩子卻毅然選擇了輕生。原因很簡單——生活不會自理。這則消息不禁叫人吃驚,更令人慨嘆,也著實令人好笑。
時代的寵兒們,請明白:“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
在國外,父母很早就讓自己的孩子離開自己的身邊而獨立生活。據報道:在一次中日青少年夏令營中,日本的青少年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勇往直前,不畏艱險。而中國的青少年的夏令營卻更像是一種享受。因為他們的父母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前面的路途沒有艱險,不會曲折,有吃有穿,何必擔憂什么?但是他們體會到的是玩的樂趣而沒有體會到夏令營真正的意義。
當前,不少地方仍以“高考”定終身。雖然我國正在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但是祖國的建設需要不是高分而是有能力的人,是有理想,有執著精神的新一代。
朋友們!反省吧!我們不做新世紀的小皇帝,讓我們吸取教訓,總結別人的經驗。“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智則國智……。”為了讓燦爛的中華文明永遠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奮斗吧!周總理在很小的時候就志存高遠,并且以“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為目標。那么也讓我們把21世紀的中國拉向更輝煌的明天。讓中國以我們而自豪,以我們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