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名道姓
聽爸爸說,媽媽剛生下我的時候,我不像別的小朋友那一樣哇哇大哭,無論護士怎么拍我的屁股,撓我的腳心,都是一動不動的躺在護士阿姨懷里,奄奄一息。
后來,她們實在沒有辦法了,就把我送到了重癥監護室,放在保溫箱里。然后,拿出一張病危通知單,讓爸爸簽字,可憐的爸爸,當時嚇得手直哆嗦。填到姓名一欄時,因為還沒來得及起名字,只好就用我媽媽的床位號——27床做我的名字。
經過7天治療,我好轉了一些,護士阿姨把我抱出了重癥監護室,來到了媽媽的懷里。因為需要辦出生證明,護士阿姨提醒爸爸說:“不能老叫27床了,該給寶寶起個名字了。”
于是,爸爸來到醫院門口的“八字起名館”,希望花錢給我起個好聽的名字。爸爸給了館長,一位白胡子老爺爺100元錢,他神神秘秘的給了爸爸一張寫好名字的紅紙,還再三囑咐爸爸一定要一小時以后再打開。
一小時后,爸爸很虔誠的打開那張紅紙,唉,看到名字,沒把爸爸的鼻子氣歪,什么名字啊?全是什么梅呀,花呀,朵呀的,老土死了。爸爸生氣的把紅紙扔到一邊,腳一跺說:“我自己起!”
冥思苦想了半天,爸爸想到了一位女詩人——舒婷,她的《致橡樹》可是爸爸最喜歡的詩歌。爸爸希望我以后也能像她一樣寫出美妙的詩歌,就它了!
爸爸把名字說給略懂周易的姑媽聽,姑媽想了想說,這孩子五行缺水,不如把“舒”改成帶三點水的“淑”。
“淑婷”,婷婷玉立的淑女,全家人都感覺這個名字不錯。
就這樣,出生一周后我正式有了自己的名字。
也許是沾了女詩人名字的光吧!我從小就對詩歌很感興趣,時不時的“詩興大發”亂編幾句。上學了,語文韓老師很支持我們寫詩歌,寫文章,還不辭辛苦的幫我們輔導、修改、投稿。
陸續的,我也有幾首小詩歌發表了,編輯部的叔叔阿姨還給寄來了稿費。有一次,也許因為那位女詩人實在是太出名了吧!他們把我的名字“淑婷”寫成了“舒婷”,結果,因為和戶口本上的名字不符,郵局的阿姨拒絕發給我稿費。
我很不開心,從那以后,我在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多多寫好文章,爭取有一天超越那位女詩人,讓大家都記住我這個帶三點水的“淑婷”。
淑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