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圓
讀懂歷史,便是在古書長卷里看到了前朝歷代不屈的生命;讀懂中華,便是沉浸在它博大精深的文化里,享受其中,感悟其中。今日月光定是皎潔非同往日,今日真情定是團圓小勝分別。自語呢喃間,記于農歷八月十五,中秋。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中秋佳節的月亮,總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抒情寄相思的對象,它不是太陽,沒有萬丈光芒,也不是星星,微弱地得時常難以分辨。它居于黎明之前,卻又隱退在光芒背后,它是這樣的柔弱,卻也那般的溫情。
也有人謳歌光明,他們激進而向上。卻有更多的人愿意守望月光,那灑在歸鄉人身上的思念,是黑暗中一股難以抗拒的力量。人們就這樣對著月亮,從年少走到遲暮;中華就這樣伴著月亮,從興盛走向富強……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玉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那遙遠的月亮,承載著五千年來人們的希望;那道永恒的曙光,陪伴孩子成長,靜與老者相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月亮一層神秘的面紗被揭下,我們去探索那未知的領域,好像小時候的童話,王子總想找一處華麗城堡,先要走一段迷宮,最后才能救出公主。你看,科技的進步也并沒有改變月亮在人們心目中所等量代換的感情,是團圓,是相伴,是歡歌笑語,是共慶佳節。
嫦娥仙子的廣寒宮,怕是冷落了多年;玉兔搗藥的身影,也時常朦朧幻于眼前。我有些醉了,是心醉了,你所感知到的,秋日微涼空氣中氤氳著的祝福,是小小的我最最為廣袤的華夏大地,獻上的誠摯感恩。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日,天人清且安。
我們在地上傳頌著玉兔救人的故事,我們祖祖輩輩感謝著,后羿曾為人間射下的連年的災難。天上人間,今夜我們感受著同樣的喜氣與祥和;天上人間,愿這份愛與思念能透過蒼穹,送達遙遠的九天。我有些思念,思念親愛的故人,她眉眼間透著的慈祥和她與我對話時不曾改變的笑意,只怕是永世相隔再不能相見,可那又如何?歲月在我還不完整的人生里留下你這道深深的車轍,就注定了有朝一日我也飛上遠方為你在云端高歌,奶奶,節日快樂。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即便是萬家燈火,也免不了空間地域上的分隔。也正是因為中華傳統節日的關系,讓我們在特定的節日里思念特定的人,這是一份超越了節日本身的關懷,這更是超越了月亮本身所能涵蓋的意義。
即便是海內外的游子還不能與家人相會,即便是兩岸相隔的親人還未能得到和平統一,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血濃于水的聯系不會因時光的推移而變淡,你看,那遠方微弱的火光,便照亮了我心湖上一汪思念至深的淚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