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足微光
嬰兒初生,懵懂無知;青年熱血,急切求知;暮年昏暗,淺淺失知。人生本就是一場思考與懷疑充斥于其中的旅途。在懷疑彌漫的黑暗中往往有人性的思考的微光在閃爍。
中世紀的英格蘭被濃厚的宗教神學所籠罩。一位少年于樹下苦思。無意之中一個蘋果的落下,猶如明星劃過無知的蒼穹,光彩亮麗。這顆蘋果引發牛頓無限遐思,最終克服困難發現了地心引力。撥開宗教神學的迷霧,用微光點亮了人類對自然的理性認識。牛頓駐足一個蘋果的微光,解開困惑,成為一個世紀的標志。
如果說牛頓是無意獲得上帝的眷顧,那么那位地壇之子可能是上帝遺忘的孩子。史鐵生在最狂妄的年紀上忽地殘疾,處于人生低谷之中。除了黑暗、絕望什么都沒有。靜謐的地壇如母親溫暖的懷抱安撫他的心靈。他默默地思考,否定自己對自己的懷疑。駐足于人生片刻的微光,明白“死生是必然降臨的節日”。所謂困境,要么把人打倒永不得翻身,要么把人打倒,然后他又站起來。從史鐵生筆下流淌的文字,平和寧靜。如微微光芒,不奪人眼目,但卻堅韌有力。
c她說:“歲月波光粼粼,唯被賜予愛與生命。唯獨成長不能為旁觀者所參與,只有寂寞相伴。”她愛午后寧靜的時光,她愛四季各異風景。偏執于自我,但卻不流連于強烈,。她用自己浪漫幻想的思維傾訴那些動人的故事,開創了意識流動人的篇章。她駐足人性思考的微光,挖出內心最真實如流水般奇幻的想法。她讓我們記住愛,記住時光。
反顧自身,雖已逐漸成長,但難免有困惑之時。學業、友誼、親情,這些人生之結放在面前,有過恐懼、退縮、煩惱。但要入笛卡爾所說的“我思故我在”,巧妙地運用思考這把鑰匙打開通往未來的大門。無論是荊棘密布還是鮮花遍地,停下來思考一下。
駐足思考的微光,會收獲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駐足思考的微光,會品嘗不同味道的心情;駐足思考的微光,會看見那座通向成功的彩虹之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