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未了緣
我的童年,這件樂器一直伴我左右,至今讓我愛不釋手。我要說的是關于它的故事———我的古箏。
也許我們是有緣分的吧,我對它也算是一見鐘情。依稀記得那是個冬天,北風呼嘯。路過琴行門口,隱約聽見里面傳出陣陣行云流水般的樂聲。好奇地循聲而去,時而柔和動聽,像古代女子一樣婀娜;時而幾弦齊奏,是千鈞一發的緊迫;時而顫顫柔柔,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悲壯。這,是我與古箏的初次相識,卻已是相見恨晚。回頭看向母親,母親笑而不語。它就這樣來到了我的生活中。
我開始拜師學藝。老師彈出的曲子總能打動人心。憑著對古箏的熱愛和悟性,我終于探到了古箏藝術的冰山一角,很快就成為了老師的好學生。一次,老師問我“最大的夢想是什么?”幼稚的我無知者無畏,大膽地說:“彈至高山流水”。
于是我很快學到了《高山流水》的曲子,這才知道,藝術的路還很漫長。“高山流水”的最高境界只能源自內心,“無招更勝有招”。
上了初中,學習變得很緊張,生活好像與古箏離得很遠很遠。“難道,就這樣結束了嗎?”我輕聲地問自己,“不,沒有!”我堅定地告訴自己。我莊重地坐在落滿灰塵的古箏旁,手指在琴弦上輕輕撥過,一串串美麗的音符活潑生動地跳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