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暢想
《我們的節日》是一顆顆璀璨的星星,把生活的夜空裝點綴得跟分外迷人;《我們的節日》是一縷縷燦爛的陽光,照耀著美麗的大地,讓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我們的節日》是一朵朵晶瑩的浪花,無憂無慮地奔跑在大海上,給我們的生活增添情趣。 如果說《我們的節日》是一場繁華大戲,春節則是其中最精彩的一出。現在我們就拉開春節的帷幕,一起來分享這段快樂的時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熱鬧的爆竹聲中,一家人圍坐在桌邊有吃有笑,天南海北地談。一年的不快早就被拋到九霄云外,新的一年的到來使人充滿希望。吃完飯后,接過長輩們發的壓歲錢,聽著諄諄教誨,心里美滋滋的。放鞭炮是我們最向往的了,叫上幾個哥哥姐姐,來到大院。將導火線一點,迅速跑開,各式各樣的鞭炮不約而同地開始燃放。有像陀螺般在地上旋轉,煥發出五彩繽紛的顏色的;有“口”吐焰火,像一條條金蛇變換無窮的;有散發出點點金光,像仙女的魔杖似的,好一個“火樹銀花不夜天”!過年是快樂的,令人回味無窮!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這首民謠在耳邊回蕩,就預示著端午節的到來。端午節是夏季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來到外婆家,幫著包粽子。粽子的式樣五花八門,煮熟了,我們先拿一個分著嘗。一家人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感受電視上小伙子們賽龍船時那緊張、熱烈的氣氛。看著彩旗飛舞、鑼鼓喧天的熱鬧景象,屈原的形象似乎在我眼前若隱若現。我仿佛看到了他在汨羅江邊徘徊,反復呤唱著催人淚下的《離騷》;我仿佛看見他正懷報石頭,縱身跳下汨羅江。屈原是偉大的,幾千年來,他一直為人們所懷念,一直延續至今,就在于他有著強烈的愛國精神。“路漫漫期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當以他為楷模,愛國愛民,將這條博愛之路延續下去! “每逢佳節倍思親”。一讀到這首詩,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中秋節。那一夜,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聚在一起歡度中秋。吃過晚飯,大家照例來到陽臺,一邊賞月,一邊共享美味的月餅。一輪明月高掛在天空,恰似一個大玉盤。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猶如給大地披上了一件銀紗。孩子們抬頭仰望天空,老人們則不厭其煩地講述著“嫦娥奔月”、“吳剛伐樹”的神話故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常常望著圓月出神,心想:盡管今夜的月亮是這樣圓,但是人們期盼的大團圓卻遲遲沒有實現,祖國寶島臺灣還未投入祖國的懷抱。“天上月圓,人間團圓”,我相信會有這一天的! 《我們的節日》像一粒粒美麗的珍珠,串起我們一年365天的生活,鵲橋相遇的七夕節令人遐想;熱鬧非凡的元宵節令人陶醉;細雨霏霏的清明節令人哀思。還有感恩的母親節,荒誕的愚人節,狂歡的圣誕節,世界各地的傳統節日數不勝數,請你翻開《我們的節日》這本書,它會帶你一覽世界各地的傳統節日,解開你心中的謎團! 浙江省開化北門小學五(4)班 江依夕 指導老師 吳麗君 郵編 3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