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懲罰的虛榮心——讀莫泊桑短篇小說《項鏈》有感
這幾天,我讀了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鏈》。
這篇小說的女主人公是個名叫瑪蒂爾德的年輕女子。她雖然美貌嬌艷,自認為應當享受榮華富貴,但命運使她生活在一個收入十分低的家中。這樣一來,她自然地就無法穿金戴銀,而只能蒙塵于窮巷陋室之中了。然而有一天。她被邀請參加一場晚會。于是她向朋友借了串項鏈,但當晚會結束后,她發現項鏈不見了。她太要面子了,不愿把真相告訴朋友,就悄悄地借了錢又買了條一樣的項鏈。為了還借去買項鏈的錢,她整整十年都在勞動中度過,漸漸地不再那么楚楚動人了。十年以后,她從舊朋友口中得知,那是條假項鏈。
我覺得瑪蒂爾德真是太不應該了。為了一夜風光,為了這虛假的風光一時,丟失了她自認為貴重的東西——項鏈。可她呢?卻不愿告訴朋友,又為了這虛假的面子,為了實為虛假之物的項鏈,含辛茹苦,丟失了青春年華。而這一切,都緣于她的虛榮。
有些人就是這樣,明明命運已經把他安排好了,可他偏偏要與它作對,偏偏要抱怨它、改變自己。結果呢?反倒使自己更不幸、更不如意了。面對自己的錯誤,卻為了自己虛假的面子,硬是不承認,那原本可以緩解的事就因此而變得復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