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
放下沉甸甸的《三國演義》,那淋漓盡致的情節、拍案叫絕地計謀,還是余音繞梁,豐富的句子、富有表達性的好詞佳句,都深深在我腦子里扎了根。我還發現其中人物各有特點:曹操的詭詐,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作者描寫仔細,細細品味,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
先說周瑜,他是一個人才,但總和諸葛亮斤斤計較,反被諸葛亮多次氣得舊傷復發,最后感嘆著“既生瑜,何生亮”死去了。
曹操屬于十分大膽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他無情無義至此,誰又會喜歡他呢?曹操后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后來董承一伙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后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操也不會叱咤風云了。
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料事如神,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是個讓人喜愛的人物。他火燒新野,草船借箭,借東風火燒赤壁,七擒七放孟獲,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妙計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三國演義》中的英雄豪邁、出神入化的計謀感染了我,里面眾多個性鮮明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真讓我受益匪淺啊!